高油價 全球經濟衝擊有限

標籤:

【大紀元8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特譯)近來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引起討論,對此,8月19日出刊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為,目前石油對於已開發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的貢獻度,已較1970年代減半,油價上漲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減弱,不過,由於需求強勁,油價將維持高檔一段時間,各國可能必須要開始適應長期的高油價現象。

「經濟學人」指出,人類智力以及電腦晶片被認為是現代「知識經濟」的「燃料」,而非石油,但石油卻仍有衝擊整體經濟力量,原油價格在8月18日飆漲至每桶47美元,和6月底相較,高出了近10美元,包括美國、中國及日本的經濟成長,已有趨緩的跡象,外界開始擔心,油價上漲是否會再次導致世界經濟蕭條?

對此,「經濟學人」指出,樂觀派認為,高油價對經濟的衝擊已經減弱,因為石油的消耗對已開發國家國內生產毛額的貢獻度,和1970年代相較,已經減半。此外,到目前為止,石油價格的上漲還算是相對節制的,目前的原油價格約較過去4年的平均價格高出3分之2,調整通貨膨脹因素之後,目前的油價只是1980年代油價高峰的一半。

「經濟學人」雜誌進一步指出,多數的經濟模型都證實,目前的油價上漲對於工業生產的衝擊是相對較有限的,最近由國際能源署(IEA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及國際貨幣基金(IMF )聯合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每桶原油價格上漲10美元,將使全球的生產在1年後減少約0.5%,而假如油價維持目前的水準,而非過去4年的平均價格,則全球經濟成長將會減少約1個百分點,這份報告顯示,油價上漲還不至於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因為過去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約5%,是20年來最高的水準。

理論上,美國的經濟將因油價上漲而受衝擊,但受影響的程度將低於歐洲或是日本,因為美國本身也是石油生產國,即使如此,當今年第2季美國國內消費成長由過去4季的平均4%,下滑至1%時,許多評論家(包括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卻立即將消費的大幅下滑歸咎於油價的上漲。

不過,「經濟學人」認為,即使是在石油消耗量大的美國,能源消費的變化也不足以導致國內消費成長率這樣大幅的下滑,高盛公司(GoldmanSachs )估計,高油價應該只會讓美國第2季的國內消費成長削減0.5個百分點,導致美國消費成長大幅下滑的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為美國民眾的收入不再像過去3年一樣,因為減稅而增加。

「經濟學人」說明,這次油價的上漲,部分是因為全球對於伊拉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以及委內瑞拉的石油生產出現短期性憂慮,目前市場上認為油價還會停留在高檔一段時間,不過,不像過去油價的突然上漲是因為供給面的瓦解,這次油價的上漲主要起因於需求轉強,今年全球石油消費的增加,似乎是30年來最大的(大部分要感謝中國 ),但石油的供給卻趨緊,如果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區域的國民所得持續快速成長,全球的石油需求將維持強勁。

在此情況下,「經濟學人」表示,身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可能必須要開始適應長期的高油價現象,而部分經濟學者將美國消費成長的下滑,歸咎於高油價,是忽略了減稅及低利率政策已經結束了,民眾的消費情況無可避免地會不穩定。

「經濟學人」進一步指出,大規模的財政與金融政策的激勵,雖然支持了美國經濟發展,但代價卻是經濟與財政的失衡,事實上,美國是借用了未來的消費,換句話說,目前的油價上漲之所以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主要是時機問題,這次的高油價時期正好遇上了美國消費者不得不開始撙節開支之時。

相關新聞
德國企業信心調查下降  美元兌歐元走揚
油價上漲 中國四面出擊
油價連續五日下跌   美股依然震盪整理
國際原油價格連續下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