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富豪暴富的「訣竅」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9月2日訊】大陸一些富豪暴富的速度令人生疑,他們財富(原始)積累的速度象火箭登月一樣,別人需要的一代、二代人甚至幾代人,而這此富豪只需十多年甚至幾年,大有一夜間成富翁之異。對此,大陸學者淺析其暴富「門路」。

富豪致富「奇跡」

據北京市埸報報道,大陸一些富豪暴富的速度實在是怪怪的,一不靠辦企業,二不靠科學技術,三也沒有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價格雙軌制」而實施「官倒」的好時機,四,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富豪的出身也不是「名門望族」,有的基本上還是一個不懂計算機、不懂外語的「新文盲」,從一窮二白起家,然而就硬是在短短幾年、十幾年中,成為幾億、幾十億的富翁。譬如,那個被稱謂「上海首富」的周正毅,就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私企業主,但卻能在地產和金融圈子內呼風喚雨……這類富翁的「財富(原始)積累」速度真比火箭登月還快,真能活活氣死世界上那些靠真本領富起來的有錢人。

據一位經濟學家說:「大陸的富豪們在短時間內積累數億元的財富,在世界資本史上都是不多見的,資本主義國家早期的原始積累大都經歷了100多年的努力,而他們只需十幾年甚至幾年便可完成!」

報道認為,在大陸象周正毅一類富豪的暴富既沒有先進生產力推動,也沒有任何先進文化的內涵。他們所創造的暴富「奇跡」,是值得懷疑的。

富豪暴富「訣竅」

對於這類冒險家暴富「訣竅」,大陸學者總結成的「暴富操作流程圖」:制定圈地計劃→擺平土地批租方→最低首付資金→取得可套取銀行貸款的土地手續→用承建單位資金做到正負零→搞定銀行獲得抵押貸款→基本完成收益週期。

對此流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作了通俗的解釋:有些人根本沒錢,但可以通過各種關係將要收購的國有資產作為事先和約抵押給銀行,然後由銀行給出現金流轉給被收購企業的所有者,而收購者本人一分不出。他不承擔任何風險,成功地一夜之間就成為富豪。這種做法的荒唐之處就在於他不僅沒有用個人的資本參與市場和協議收購的競標,而是用銀行的錢來購買國有資產,然後變成自己的。

也就是說致富「門路」,富豪們只要抓住兩種類型的官:一種是地方上握有「資源絕對支配權」的「父母官」,一種是口袋裡裝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金錢的「銀行官」,然後在「市場——資源——金錢」三者之間進行「資本運作」。據說,富豪們用此「訣竅」致富還蠻管用,且「效率」極高。

大陸學者認為,大凡「富豪」的背後都有當地最有權勢的「父母官」護著,有最有錢的「銀行官」撐著。『富豪』—『父母官』—『銀行官』三者組成了在本地一呼百應的、最有權勢的「既得利益小集團」。

富豪暴富「資源」

據報道,大陸的大富豪們有個特點,就是異常的集中在地產領域。在大陸2002年度100名富豪中,竟然有40多人涉足地產業。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500富豪只有30人左右是地產商。

最能暴富當然是土地,它沒有公開的市場價,「級差」特別大,全在當官的一句話,一進一出都以億來計算。所以,房地產商「發」得最快,也最容易,這些人一不留神就上了福布斯內地富豪榜。據統計,自80年代末以來,因為土地轉讓中違規現象所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每年都達100億元以上。譬如,那個原溫州市副市長、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楊秀珠在任副市長期間將超過人民幣億元的地價,5000多萬元就批了出去。

富豪們需要資金進行「資本運作」,就把作為攻關目標。於是銀行家們自然就成為房地產商和批發土地官員「共富的對象」,成為「利益共同體」中的一員。銀行家一擺平,錢就滾滾而來,據學者的計算,房地產項目中有超過70% 的資金是來自於銀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崔健:為何搖滾是地下音樂 為何大家喜歡我
【獨家】崔健:中國娛樂沒有娛樂媒體
不滿被炒濫殺無辜 失業軍成定時炸彈
北航高招醜聞揭開了高校招生黑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