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行銷

【市場營銷系列講座】廚房絞碎機和黃蜆子的故事

調查研究的目地是用實際資料證實或推翻我們先前的估計。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堅持己見,而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願意接受與我們先入之見相左的意見。

  

人實在是很容易形成某種偏見,並無端堅持,拒絕加以改變。我家廚房洗菜池裡絞碎機的故事,就是一例。很久以來,我們從來不敢向裡面放任何太硬的東西,哪怕是碎雞蛋殼都有所顧忌。通常只放進菜葉之類,骨頭絕對不行,怕把裡面的「刀片」打斷,因為我想像著裡面大概有一個「刀片」在做著切割、粉碎的工作。就這樣,我們的絞碎機實際上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還無故給公共垃圾場增添了負擔。

  

一天一個朋友來家裏,看到我們奇怪的舉動,他哈哈大笑。他說絞碎機本來設計的就是可以打碎任何廚房食物殘渣的,包括最硬的骨頭等等。這時,我才仔細看了看絞碎機的結構和絞碎機製。它實際上不是在「切」碎或「絞」碎,而是高速旋轉「打」碎的,跟我原來想像的完全不同,怪不得連大塊的肉骨頭它都可以輕而易舉的粉碎。有一次,它甚至把一只不鏽鋼的杓子打的面目全非,而自己卻完好無損。

  

還有一個故事。小的時候隨父母插隊落戶,在黃海邊長大。當地有一種黃蜆子,煮一下就可以蘸醬油或醋吃,味道非常鮮美。那年頭好像吃甚麼都很好吃,只要能吃得到。但清洗黃蜆子可是麻煩,因為裡面沙子很多,吃的時候哪怕嘴裡有一粒,也是大殺風景。我們通常把蜆子肉一個一個翻過來,在水裡把內外洗淨,然後再下肚,這當然很費時費力。但即使這樣,也難免有一兩粒沙子漏網。吃的時候皺一下眉頭,自嘲說沙子助消化,因為這蜆子實在太鮮美了,就忍過去了。

  

後來,鄰家農婦告訴了一個簡單的清洗辦法。她們把煮熟的蜆子肉放在盆裡,加上水,然後用木棍攪,形成一個漩渦 。幾分鐘後,突然止住漩渦的流向,向反方向攪,再形成一個漩渦 。如此反覆幾次,把水上面的蜆子撈起來,就成了。

  

我們聽了,根本不信。啊,就這麼胡亂一攪,就行了﹖就比我們一個一個的清洗更乾淨﹖絕對不信,所以還是我行我素。直到又有一天,洗著洗著,覺得實在是太麻煩了。想想看,吃的時候一口一個或兩個,只要兩秒鐘,洗一個翻來覆去,足足要半分鐘。就想著試試鄰居的辦法,試了一下。天哪,還真的行,一粒沙子都沒有,真的一粒沙子都沒有。

  

當然,蜆子還像以前那樣美味,但少了些努力,好像吃起來缺了點甚麼。再後來,蜆子的個頭越來越小,味道也越來越差,就像今天的肉雞一樣,再沒當年土雞燉著時發出的濃香,這是後話。

  

但無論如何,當我們聽到別人的意見時,尤其是那些帶著善意,一而再、再而三誠懇告訴我們的意見或傾訴,我們真是應該放下先入之見,認真聽一聽。受益的,最後往往還是我們自己。

  

參考文獻﹕

ANDERSON & DUBINSKY,PERSONAL SELLING

HAIR,BUSH,& ORTINAU,MARKETING RESEARCH

WEITZ ET AL, SELLING-BUILDING PARTNERSHIP

SMOLEN,THE EVERYTHING SELLING BOOK(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