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亞洲電台專訪《中國農民調查》一書名譽糾紛案律師浦志強 (一)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採訪報導)《中國農民調查》一書作者陳桂棣、春桃夫婦的律師浦志強兩天前向安徽省阜陽法院遞交申請,要求法院在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及時裁決已經違規,超過審理期限的名譽侵權案。阜陽法院為什麼對《中國農民調查》一書所引發的名譽侵權案久拖不決?陳桂棣夫婦作為被告為什麼不接受和解而堅持將官司打到底?律師浦志強的要求能否得到阜陽法院的及時回應?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專訪了浦志強律師。

記者:浦律師您好!您寫的關於「及時做出裁決的申請」,自由亞洲電臺已經播出了。美國主要報刊之一的《華盛頓郵報》12月28日刊登了長篇報道,標題是 《中國:把法律變成保護人民的武器》(In China, Turning the Law Into the People’s Protector )。這篇文章是談到你為陳桂棣夫婦辯護及你本人的有關情況。我想請問的是在國內不管大小媒體就像你在文中所提到的,對如此轟動的案件無比尷尬的集體失語的情況下,您認為這會有助於及時做出裁決嗎?

浦志強:應該不會有直接的影響。

記者:您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

浦志強:事實上各級法院都積壓了非常多的超越審限卻不告訴當事人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是帶有普遍意義的事情。所以最高法院也在想辦法解決這的問題,不過每年都要集中突擊結案,三令五申要求各級法院不要超越權限。但最高法院也常有超越審限。

記者:浦律師您在「儘快做出裁決」一文中,中國有些像關刑案、人情案、金錢案、權利案等等,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幹擾的情況不少,但是《中國農民調查》一書作者陳桂棣所涉及的案件有不同的意義和反響,您認為假如法官及時做出最後的裁決,這將會是新的一個里程碑,也將成為檢驗中國司法的試金石。

浦志強:按著法院的獨立的審判,假如認為我們應該輸也沒有關係。以試金石的角度來看,如果他判我們能夠勝訴,我們認為這表示中國的法律還在往前走;如果他判我們輸了,也能檢驗出現在中國法律以後還有很長的時間要走,我們並不指望你一定要及時的判我們贏,我們沒有這樣要求,我們只是千方百計的陳訴我們自己的觀點。

記者:如此說來,不管阜陽法院最終的裁決如何,您認為這對於遠在一千公里之外的北京領導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和作用?您認為將來的中國國家領導人會因此而推動中國的司法不斷的改革與完善?使公眾批評黨政官員這些所謂的人民公僕的權利,可以在憲法的空間內得以保護?

浦志強:我不認為阜陽法院的一個判決能夠對中國的社會進步產生直接的影響。我想公民批評政府和批評領導人的權利是憲法所保障的權利。公民同樣有權利對領導人提出建議,甚至進行監督,包括透過創作或新聞媒體來表達自己的意見,還有我非常希望的是阜陽中級法院能依據自己對法律的理解,而不受任何影響之下所做出的判決。

記者:四個月已經過去了,最終的判決仍然沒有做出,可能會「久拖不決」,美國華盛頓郵報在文章中也提到:你對這件案子的最終勝利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陳桂棣夫婦又不同意私下的和解,這是否會像電影「秋菊打官司」所提到的「只想討個說法嗎?」

浦志強:我想不僅僅是想討個說法,陳老師不同意和解有很多的情況和因素。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是陳老師覺得心裏頭不太舒服,張西德打這場官司把他們夫妻倆折騰的惶惶不可終日;另外陳老師始終覺得他寫這個書都是真實的,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不同意接受和解是因為有非常多的農民在關注這一件事。如果這個時候簡單的接受和解,可能會非常對不起這些農民;還有一般我們所理解的和解應該是雙方在各自的立場上有所讓步,但是陳老師認為他自己沒有可讓步的餘地。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和解本來應該是張西德提出來的。

記者:現在張西德沒有提出來?

浦志強:張西德沒有提這東西,包括我們後來看到美國之音採訪張西德,他還是認為書裏面所寫的都是毀謗。我現在還是覺得張西德先生是一個表裏如一的人,自己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他就是表達一個明確的立場。如果說張西德因為承受了某種壓力讓他來這樣做,或是某些部門、某些領導要求他這樣做,我想這樣一個結果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記者:浦律師你在今年9月在一家網上登的為《中國人民調查》辯護陳桂棣等被訴名譽權糾紛案件的代理詞我也讀過了,你在這篇文章說《中國人民調查》一書關注的是三農問題、基層民眾的苦難和基層政權的液化,屬於一個公共的話題。我的理解是當時任安徽阜陽市臨泉縣縣委書記的張西德只不過是基層政權職能的液化下的具體反應,況且您還引用名家的話說,是人民有權監察政府,而非政府有權監察人民,批評政府是公民的義務,正如行政是政府官員的義務一樣,這跟個人名譽受損根本扯不上。如果法院站在張西德的這一邊,這就說明瞭中國司法無法突破,就像你所說的金錢權力和地方影響的重圍,是中國憲法中所賦予中國公民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創作自由和監督政府及其從業者操守的權利,得不到本來應該得到的保護。現在出現這種情況您怎麼看呢?

浦志強:我當時寫那篇文章的時候,應該是說在寫的過程中帶有很多的情緒,我引用這些東西實際上並不是說和名譽權不相干,因為現在在中國的法律當中,尤其是像張西德、陳桂棣這件名譽侵權糾紛案件,事實上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名譽權糾紛案,這本身就涉及到憲法當中關於言論自由和批評自由的一個基本權利案件。

記者:最後浦律師我想請問一下,現在你呼籲及時做出裁決已經發出,儘管國內的大小媒體並沒有報導,但在海外是引起了高度的重視,現在您們下一步要怎樣做呢?只是靜靜的等待判決出來還是主動的去呼喚東風的到來。

浦志強:我一直都在呼喚,但是在一個具體的案件中,我應該是只能等待。

記者:陳桂棣夫婦他們又是怎樣來看這件事?他們同意您現在所說的立場嗎?

浦志強:發給阜陽法院的這個申請是我寫完之後,經過陳老師來改定,我特別喜歡光明正大的做事,不希望有些人說一些話帶一些影響。

記者:您們希望最後的結果是如何呢?

浦志強:我們希望結果是在司法公正和獨立裁判的前題下所做出的判決,不管結果如何。

記者:您並不計較是勝訴還是敗訴?

浦志強:不論勝訴還是敗訴。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報導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農民調查》作者被訴名譽權糾紛案代理詞
浦志強:請看張西德訴陳桂棣、吳春桃案之怪現象
浦志強:幹啥把趙岩抓了?
浦志強:《中國改革雜誌》勝訴案判決簡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