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救災行動面臨空前考驗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鮑曼報導)   星期天地震引發海嘯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世界正在見證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針對自然災害而進行的國際救援行動。但是救助人員警告說,這次受災地域實在太廣泛了,以至於不能保證救生食物、淡水和藥品送到每一個需要的人手中。後勤工作將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

*救援物資迅速湧入災區*

到目前為止,各界對災情的反響就像引發災情的海嘯一樣,是現代歷史上任何事件都無法比擬的。援助人員報告說,運往某些受災地區機場的物資已經極大超出當地存儲和分發的能力。

距印度尼西亞受災城市班達亞齊東南大約300公里的棉蘭就出現類似情況。牛津飢荒救濟委員會協調人拉喬從綿蘭通過手機對記者說,一架計劃開往棉蘭的援助船支不得不轉航。拉喬說:“事情變化太快。我們的飛機星期三離開英國。現在,我們被告知,由於大量援助物資湧入,棉蘭機場再也不能協助降落。因此,我們的飛機實際上飛到了其他地方,而且我們不得不從頭開始計劃。我們在這裡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挑戰。”

拉喬說,牛津飢荒救濟委員會除了食品和淡水外,還計劃發放蚊帳,以保護受海嘯襲擊的地區免於登革熱和瘧疾等通過蚊子傳播的疾病。

*受災地區難以抵達*

發放援助物資過程中的瓶頸現象只是這次具有歷史意義救援後勤工作面臨的挑戰之一。救援倖存者的工作不得不在亞洲廣泛的海岸線上展開。人們實際上無法抵達許多島嶼和村莊。

協助指揮援救組織關愛國際緊急行動小組的諾伊多夫從該組織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辦公室說:“我們從來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任務。”他說:“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無法接近那些人。由於海嘯造成的破壞,許多公路被沖垮,飛機跑道也被毀壞。”

諾伊多夫說,沒有人想到,救援人員和物資可能無法及時到達受災地區,防止死亡人數進一步增加。但是,她說,考慮到這次災難規模巨大、災情涉及地區廣大、情況複雜、其中許多地區位於邊遠地帶,這種事太有可能發生了。諾伊多夫說:“考慮到災難規模和受災範圍,我們不能保證接觸到每一個人。你只能援救那些馬上可以幫助的人,但是我們必須謹記,我們應該不斷擴大工作範圍。要想擴大援救對象非常困難,因為你眼前的工作就已經讓你忙得不可開交了。”

牛津飢荒救濟委員會拉喬反映了同一情況。拉喬說:“很有可能,一些社區晚些時候才能得到援助,我們對此非常關注。因此,我們認為,救援組織之間的協作非常關鍵。如果我們之間協作,如果聯合國和其它機構協作,如果各國政府協作,那麼,我們就有希望援助那些可能被隔離的社區。”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紐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聯合國將竭盡全力滿足海嘯受災者的需求。他說,國際社會除了盡最大努力進行援助外,別無選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對南亞海嘯救災援助將增為三億五千萬美元
亞洲地震災區元旦將為罹難者舉行哀悼活動
海嘯天災奪不走善良之心
哀悼海嘯罹難者  全球在沉鬱中迎接新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