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五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月25日訊】

**德法盼各國阻止美元續貶
在七大工業國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總裁會議即將舉行的前夕,德國以及法國兩國共同呼籲歐、美、日各國採取聯合干預行動,以阻止美元因為美國經常帳及預算赤字的鉅幅增加,而持續貶值,另外,根據德、法兩國的財政部長也指出,過去三年來,歐元兌美元累計已經大漲34%,拉高歐元區的出口成本,已經影響到歐洲的經濟成長,讓美國去年的經濟成長,領先歐元區的12個國家,預估今年同樣的情況,將會再度發生。

**西班牙去年橄欖油外銷創新高
依據西班牙外貿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西班牙去年出口橄欖油量,比前年增加17.7%,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出口總金額達到15億8千2百萬歐元,大約有8成是銷售到歐盟國家,使得西班牙成為世界橄欖種植業的龍頭,也是農業的主要經濟來源,不過雖然產量有所增加,但是去年橄欖油的價格,卻比前年上漲17.3%,所以消費者去年並沒辦法享受比較便宜的橄欖油。

**加國盼各國解除牛肉進口禁令
加拿大在2003年5月發現第一起狂牛症病例之後,亞洲各國紛紛採取措施,禁止從加拿大進口牛肉,但是加拿大牛肉出口聯盟主席,一月二十四號在香港接受訪問時指出,雖然在加拿大再度發生狂牛症的病例,各國因此紛紛暫停恢復進口的協商,但是如今各國的協商大門已經重新開啟,預期亞洲各國不久將解除禁令,恢復加拿大牛肉的進口。

**特許與IBM延長共同硏發協議
新加坡最大芯片代工業者特許半導體,與美商IBM公司達成協議,將在過去共同攜手開發90奈米與65奈米製程的基礎與默契上,延長彼此之間共同合作開發的約定,繼續朝向研發更先進的45奈米製程。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因為在技術程度上,比台灣的台積電略遜一籌,所以和IBM結盟之後,可以享有技術上的競爭優勢,與IBM分享訂單、共同開發客源。

**微軟不對歐聯法院裁決上訴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在發現全球最大電腦軟件廠商美國微軟公司,濫用在個人電腦軟件上的壟斷地位之後,對微軟課以相當於6億6千5百萬美元的鉅額罰金,歐盟同時要求微軟提供歐洲版,其中沒有多媒體播放軟體的微軟操作系統,同時要求微軟對競爭者提供有關的資訊。而歐洲聯盟法院也根據歐洲聯盟的反托辣斯制裁條款,做出對微軟不利的裁決,認定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對微軟採取的暫時性補償措施是合法的行為。而微軟公司在接到法院的裁決之後,發表聲明表示,微軟決定不對歐洲聯盟初審法院的裁決提出上訴,並且將與委員會積極合作,全面並且迅速的執行相關的補償行動。

**去年各國央行的美元儲備增加
歐洲央行委員暨德國央行總裁韋伯在一月二十四號表示,從2003年12月底到2004年10月底的這段期間內,全球各國央行的儲備當中,美元佔儲備的比例,呈現增加的趨勢,而且在總量的數字當中,也是呈現相同的情況,這表示各國央行雖然對歐元的儲備,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卻低於美元。

**歐洲需作改革提高成長潛力
七大工業國和中國等主要新興經濟體的決策官員,將於2月4號、5號在倫敦舉行會議。歐洲各國官員希望亞洲,特別是中國能允許貨幣升值,以分擔美元貶值帶給歐洲各國的經濟壓力。其中,法國央行總裁在一月二十四號表示,亞洲主要新興經濟體,應該調整匯率的機制,而歐洲必須通過結構性的改革,來提高經濟成長力。

**美國運通Q4盈餘上升17%
美國運通銀行去年第四季在信用卡客戶的消費能力,出乎意料強勁的情況下,公布的財報十分亮麗,收入比前年成長10%,獲利成長17%,每股盈餘達到71美分,比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高出一美分。

**香港有條件發展成全球金融中心
國際評等公司標準普爾的亞太區總經理顧國麟指出,香港在過去的10年裡,經歷了經濟結構的轉型,近年也逐漸成為珠江三角州的商業和服務業的樞紐,在下一個10年裡,應該有條件成為全球的金融中心及「中國的國際都會」。不過顧國麟提醒,香港和中國融合的過程中,要留意潛在的風險。例如公司的內部管理以及大陸企業到香港公開上市的相關問題。到香港上市或經營的企業,也必須要留意中國政府政策改變所造成的影響。還有香港的中低收入戶,被迫要遷移到大陸定居,以及中年失業的問題等等。而在香港與上海的定位及競爭問題上,顧國麟認為,香港與上海各有自己的角色,香港在基礎建設具有優勢,投資香港的資金仍然會持續不斷。

**中國催生郵政銀行
香港明報1月25號引述英國金融時報的中文網站報導,中國政府正逐漸加大力度,改革巨大的郵政儲蓄系統。根據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郵政儲蓄系統的改革必須在2005年「抓緊」,但是他並沒有透露具體細節。如果將郵政儲蓄系統成功改制成一家銀行,將成為中國第五大銀行,僅次於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

**中國去年經濟成長創八年來新高
中國大陸1月25號公佈,2004年國民生產毛額成長了9.5%,金額達到13.65兆元人民幣,創下八年來新高記錄。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成長26%,達到7兆元人民幣。工業生產成長12%,達到6.3兆元人民幣,通貨膨漲率平均達3.9%,高於2003年的平均值1.2%。居民的收入,也打破1997年以來,從來沒有成長的紀錄,因此帶動消費提高,使得零售銷售成長了13%,達到5.4兆元人民幣。中國為了要冷卻今年的經濟成長達到8%左右,並持續抑制通貨膨漲,總理溫家寶在1月22號宣佈,本季將繼續抑制投資。

**中國航油提出債務重整計劃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和海峽時報報導,中國航油在1月24號,向新加坡高等法院提出債務重整計劃,預計在母公司和「新投資者」聯合投入最多一億美元的資金之下,以2億2千萬美元現金,償還四成對外的債務。目前主要的新加坡債權人,包括新加坡石油公司和新加坡華僑銀行,他們分別擁有1千5佰41萬美元和1千5佰02萬美元的債權。另外中國航油也計劃用日常業務、出售資產和投資收益所獲得的現金,在八年內分期償還另外1億2千萬美元的債務。到目前為止,總共有將近二百個債權人向中國航油追討債務。

**香港股市今年以大陸企業為主力
香港財經時務及庫務局長馬時亨表示,到去年底為止,總共有三百多家中國大陸公司在香港上市,佔整體上市公司的25%,市值佔30%,總成交額達到50%,預估未來一年,中國企業仍然是推動香港證券市場的主要動力。香港證券市場去年共集資二千七百億港元,排名全球第三,主要是因為香港市場可以自由吸納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

**液晶電視解析度高將成消費者首選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隨著索尼、東芝以及富士通陸續退出電漿電視市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質疑電漿電視的前景。學者指出,由於目前液晶電視的最高解析度已經超越電漿電視,液晶電視可能會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而電漿電視主要將用於公共場合。根據日本電子資訊技術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2004年日本國內的液晶電視出貨量成長94.5%,達到2百66萬5千台,而電漿電視出貨量只有成長42.3%,數量也只有34萬台。

**日本野村控股10-12月獲利增長6成
日本資本額最高的券商野村控股發佈,去年10~12月的第三季度獲利,達到251億日圓,比前年同期成長6成,這是由於股票交易活絡和投信部門業績增長所造成。不過由於在證券經紀市場,面臨網路券商和綜合性商銀的來勢洶洶,野村似乎也有意擴大證券承銷和投資銀行顧問業務的比例,來改善傳統券商業務占營收比例過高的情況。

**樂金電子去年第四季淨利最差
韓國第二大電子產品生產商樂金電子,公佈去年第四季的營收增長20%,達到6.5兆韓元,而淨利1千4百40億韓元,是去年獲利表現最差的一季。主要原因是由於認列顯示器子公司的成本,因而出現營業外虧損1百70億韓元。在另一方面,由於樂金電子在歐美推出全新照相手機,因此去年第三季重新取得全球第五大手機生產商的寶座。但是由於面臨對手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激烈競爭,樂金電子也調降了2005年的手機銷售預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二月二十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二月二十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二月二十八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二月二十九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