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降溫 去年經濟卻成長9.5%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香港越洋連線報導〕中國200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高達9.5%,對此,摩根大通(JP Morgan)亞太區經濟研究分析師吳向紅(Grace Ng)在接受本報越洋專訪時指出,去年中國宏觀調控效果的確相當有限,而且更令人憂心是,如果中國還不調整「匯率」和「利率」來降溫,經濟過熱問題將雪上加霜。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天公佈2004年經濟成長率,已創下8年來之最達9.5%,前年為9.3%,其中,去年第3季成長率為9.1%,第4季經濟又增長至9.5%。

吳向紅說,為抑制國內過度投資,去年第2季起,中國開始採取一些行政手段來抑制,以確保經濟穩定成長。但採取宏觀調控後的中國經濟成長率,不降反升,這是否意味著宏觀調控是失敗?吳向紅認為,如果沒有採取宏觀調控,經濟過熱問題恐怕會更嚴重,因此,「只能說是發揮成效的確有限,但不能解讀為失敗。」

吳向紅表示,就目前狀況來看,問題還不大,因為,去年中國第4季經濟成長雖然意外加速,但這主要是來自出口的擴張,固定投資這幾個月仍呈現趨緩,顯示宏觀調控還是有發揮一定效果。

但吳向紅也提出警告,她說,未來一年,中國必須進一步採取更積極的政策,也就是「雙率」-透過「人民幣升值」和「利率升高」,來緩和中國的過熱經濟,否則,中國將逐漸面臨經濟泡沫化的壓力,這是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吳向紅分析,面對行政手段的宏觀調控,產業已經慢慢懂得自我調整,若要緊縮過熱經濟與投資,就必須由現有「行政手段」,改採調高雙率的「市場機制」,才能達到效果。

相關新聞
寒江月:香的隨想
韓報呼籲中國人敞開胸懷稱漢城為首爾
傳中國官方逼家屬接納趙的葬禮條件
趙紫陽逝世後北京嚴控異議人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