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後天大選 暴力仍猖獗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訊】自由時報羅彥傑特譯,在大多數國家,政治人物都會希望在重要選舉前夕爭取電視的黃金時段曝光。但在三天後就要舉行歷史性大選的伊拉克,候選人的姓名至此刻仍見不得光,有些地方的候選人甚至要求必須蒙面才願意上電視接受訪問。更離譜的是,幾乎沒有候選人外出與選民握手拜票,而且到處可見反美游擊隊散發的傳單,放話要幹掉任何膽敢投票的選民。

伊拉克首次大選原意是要彰顯民主,但由於境內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維安警戒措施一再升級,促使30日的投票作業安排猶如蒙上神秘面紗的地下活動。一名婦女即問道:「你在甚至不曉得候選人是誰的情況下,如何能選出代表你的人。」她語帶諷刺的說,在選美比賽,「你曉得參賽佳麗胴體的每一吋肌膚」,但說到候選人名單,到現在都還是一片空白。

候選人的姓名在選舉前夕還不為選民所知悉,不禁讓人擔心屆時會有許多選民在對大多數知名度較低的候選人一無所悉的情況下,把票投給少數幾個重量級的候選人。這也意味著許多選民容易受到他們所信任的人影響,譬如會聽從清真寺內率領回教徒做禮拜的阿訇或部落長老的建議投票。

此外,在巴格達以北的巴克巴鎮領導美軍特遣隊的皮塔德透露,美軍早就主動為當地的候選人提供上電視台亮相的機會,不過剛開始時卻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因為候選人只願意讓電視播出他們的聲音,卻拒絕讓鏡頭播出。

儘管怪事一籮筐,這次競選活動大體而言相對熱烈,在巴格達的水泥牆與鄉下地方,處處可見催促大家去投票的海報。譬如在以回教什葉派佔多數的南部,日前有兩名教士開著一輛BMW冒著豪雨前往某偏僻的部落催票,沿途道路崎嶇,車子還多次深陷泥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抵達。

由於伊拉克局勢依舊動盪,暗殺政治人物的威脅不斷,連帶使得諸如場面盛大的造勢大會或大型公開演說等西方式的競選特色未曾出現。政治集會都是刻意保持低調,且基於安全考量,都選擇在黨員名下擁有的大廈內秘密進行。此外,少有政黨詳細描述對議題的立場,包括一旦當選,該黨黨籍成員將推動哪一種版本的憲法。(取材自美聯、法新社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參院民主黨控萊斯誤導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
美預算赤字13.2兆 創新高
大選臨近 伊拉克恐怖襲擊升級
伊北卡車炸彈攻擊 至少15死30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