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讀書苦 高中女生看中美教育差異

標籤:

【大紀元1月6日訊】現年15歲的北京女孩張弛在北京讀完了小學之後,由於爸爸工作的關係舉家赴美,張弛的初中學業也轉移到了美國,在完成初中3年的學習後又隨著爸爸回到北京讀高中。在中美兩個完全不同的教育體系下學習的張弛覺得在中國讀書太苦了。

中國青年報1月5日報導,在張弛心中,從學生一天的時間表即可反映中國和美國教育的不同。在美國,每天早上7:45開始上課,11:50中午放學,午飯時間是半個小時,緊接著上下午的課,到了下午2:45一時的學習就結束了。雖然放學了,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會留在學校裡,參加各種小組:天文、籃球、棒球、壘球……。

張弛介紹,每年學校所在的區都要舉行各種學校間的比賽,所以學生們會放學以後的時間加緊準備這些活動,到了下午4:30,校車會準時把學生拉回家。家庭作業也不多,大概1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了。

回到中國後,由於要回國參加高考,張弛被送到離家50公里遠的一所北京附近河北境內的「高考能校」,與美國相比,壓力大大增加。

由於路途遠不可能每天通學,張弛只好住在學校的宿舍,學校為了保證學生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規定3個星期回家一次。平時,張弛每天要6:00起床,6:45就要上早自習,一天上12節課,所有的課結束時已是晚上10:30了。每天的作息非常緊湊,根本沒有休閒時間,面對這樣的生活張弛惟一的感覺就是:累。

美國學校在每學期結束時也有考試,據張弛介紹,在美國成績的計算是,平時作業成績占70%,考試成績占20%,還有10%是日常課堂實驗和課堂表現的成績。考試成績出來後,大家的成績分為A、B、C、D、E5個等級。大家重視的是成績的等級,而不會關心自己比別人是多了1分還是少了1分,當然也不會有按成績排隊這樣的事情。每個人考完試後都覺得很輕鬆。但是回國以後,學習對於張弛來說不再快樂。身邊的同學們不僅在為分數奮鬥,而且是在為每 1分奮鬥。而且由於考試成績和排名讓張弛明顯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讓充滿自信的她感到了不自在。

中美學生除了學習的時間有極大差別外,張弛覺得在課堂上的教育方式差異也很大。張弛介紹,在美國,老師最重視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參與,每節課由學生來參與的時間通常都要超過一半。每門課程經過一個小單元後,還會要求同學進行演講。每個同學都要自己動手準備一份電子幻燈片,用3~5分鐘在所有同學面前講出自己的觀點。張弛覺得,我身邊的同學個個都是「人物」,對什麼事情都能很自信說上兩句,而且對什麼事情都不發怵。

在張弛眼中,中國的課堂就顯得很沉重,學生參與的機會少了很多,更多的時間是老師講、學生聽。而且,中國的學生彷彿受過什麼訓練,頭腦中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套成形的解題思路。每次見到一道題後,馬上就能想到解題方法,這對在美國學習一段時間後的張弛來說是有些困難的。

張弛說,雖然在美國的幾年時間自己好像落下了很多知識,但是我能感覺到美國的教育更注重人的發展,培養得很全面,但是中國的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好像除了學習好再也沒有別的優點了。

美國的教育讓張弛感到了學習的快樂,但是也讓她感到了煩惱。張弛在北京小學時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剛到美國時學習成績也不錯,尤其是數學,但是時間長了,成績慢慢下來了。張弛介紹,美國的教育太開放了,管得太鬆了。學生要善於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大部分學生在這種「沒壓力」的情況下,學習不努力,很多人放學後根本不寫作業,這使得「美國教育的兩極分化非常明顯」。

在張弛眼中中國的教育「太嚴了」,學生只有努力學習才能考出好成績、考上好學校,有時甚至覺得學生是「在為考試而學習」,但是,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學校確實教會了學生很多知識,而且這些知識掌握得相當扎實。@(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永達發起動議呼籲港府加強賑災
捉泥鰍要罰 台農委會禁辦
最快下個月起… 校園禁售垃圾食物
賑災台教部發起學生捐一日零用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