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美國應在亞洲維持強大軍力

標籤:

【大紀元10月16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十六日法新電)美國十四位軍事與外交問題專家今天發出警告,正當美國政府計畫削減海外駐軍與軍事基地之際,由於區域性軍事需求,美國政府將難以承擔在亞洲地區削減軍力可能帶來的後果。

這些專家是在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針對中國崛起成為區域強權,美軍防衛態勢發生變化,有必要採取反恐行動,以及必須考量本身安全問題,許多亞洲國家正在積極採行軍事現代化。

布魯金斯研究所裁軍問題專家歐漢倫指出,三場在亞洲可能爆發的衝突,即台海戰爭、朝鮮半島戰爭與南亞的核子戰爭,都將使美國及其盟邦「必須在亞洲維持廣泛的軍事因變能力。」

在這篇題為「不確定時代軍事現代化」的報告中,歐漢倫強調,廣泛的軍事能力包括高科技的「轉換性」資產以及大量的地面作戰部隊。這篇報告是由西雅圖的全國亞洲研究所編纂完成。

歐漢倫說:「美國仍然需要在亞洲維持各式各樣的軍事基地,華府必須特別重視維持這些軍事基地的多樣性。」由於把美軍從美國本土運送到西太平洋地區的距離相當遙遠,因此繼續維持這些軍事基地就成為「極為重要的事。」

歐漢倫說:「有人主張美國在改變防衛政策時,可以大幅減少對海外軍事基地的依賴,我認為這些人提出的觀點難以令人信服。」

美國去年宣布軍力重整計畫,準備在十年內關閉數百個海外軍事基地,並且把大約七萬名美軍官兵調回國內,美國認為在冷戰結束後,如今已經不需要這些海外軍事基地。

這個軍力重整計畫,是自從韓戰結束後,美國進行規模最大的軍力重整計畫。美國推動這個計畫的主要目的,是準備利用現代化的軍事科技,部署更機動與更有彈性的部隊。

歐漢倫說:「當美國進行軍力重整或是改變在亞洲的防衛姿態時,我們不應忽視亞洲地區可能發生衝突,這些衝突足以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這些衝突包括擁有核子武器的北韓對美國的盟友南韓發動突襲,中國對台灣發動兩棲部隊攻擊,巴基斯坦的核子武器落入蓋達恐怖組織手中,或是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爭執而爆發核子戰爭。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狄利斯,在這篇四百六十一頁的報告中指出,美國應該「維持或甚至加強」身為一些亞洲國家安全保障者的角色。

狄利斯說:「這就需要美國繼續維持在亞洲地區的壓倒性軍事優勢,保護美國的亞洲友邦,並且加強與亞洲各主要國家的關係,只要這些國家不反對美國。」

狄利斯在談到中國時表示,雖然比起其他亞洲國家來,中國逐漸增強的軍事力量是美國戰略思考的重點,但是一些亞洲國家擔憂,與中國進行安全方面的競爭將會「傷害」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狄利斯指出,為了防範中國的崛起,許多亞洲國家正設法增加軍事力量與國防開支。

相關新聞
台總統籲在野走出對立 通過軍購案
林保華:中國軍控白皮書 謊言帶威脅
國民黨紀念抗戰勝利  馬英九誓言再次光復台灣
日媒:美國指台灣軍費有必要達GDP的3.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