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園市長參選人對壘 從初選打到正式選戰

人氣: 6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縣二十日電)桃園市為桃園縣最大鄉鎮市,這次市長選舉中,卻出現罕見的參選人「屬性相同」的現象。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黃哲鐘與中國國民黨提名的蘇家明,原參加國民黨黨內初選,但黃哲鐘因質疑初選作業不公,憤而投向綠營,並與親民黨的陳美惠投入市長選舉,成為「另類泛藍」角逐戰。

桃園市為桃園縣最大票倉,雖然這幾年與中壢市的人口數互有領先,但人口的稠密度仍居全縣之冠,並且在歷屆選舉中,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

桃園市在這次選舉中出現相當有趣的現象,蘇家明、黃哲鐘、陳炎坤原為國民黨黨員,三人均參與黨內初選機制,最後由蘇家明勝出,代表國民黨角逐市長寶座。而黃哲鐘、陳炎坤因質疑黨內初選作業不公,因此在選前一刻,黃哲鐘接受民進黨徵召,披上綠袍參選,而陳炎坤雖然退出,但也派出自己的女兒,曾擔任國大代表的陳美惠,以親民黨的身分參與市長選舉。

這場選舉也變成「國民黨黨內初選」的延伸,三人始終無法在私下協調運作下退讓,形成「另類泛藍」角逐戰。

黃哲鐘雖然跳到綠營,但是在第一波文宣中以「真誠」為題,向國民黨員說明,為何退黨投入選戰,而陳美惠也以「改變」為主訴求,強調不一樣的市政建設。

有趣的是,蘇家明在桃園市大街小巷的看板中,都以現任縣長朱立倫與他的合照為設計內容,而陳美惠則以「朱立倫、孫大千共同推薦」字眼,訴求泛藍支持,也讓「泛藍」支持者陷入長考。

台灣選舉中,包括總統、立委等越大規模的選舉,選民的政黨屬性越明顯,類似鄉鎮市長與議員選舉,往往都會牽涉到人情、地域之分,而產生不同投票模式。只是同屬「泛藍」色彩的參選人,從「黨內初選」打到「正式選舉」,在各類選舉中並不多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