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與教廷關係再度回到原點

標籤:

【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礦春羅馬特稿)為求能照顧中國大陸超過千萬的天主教徒,教廷近年來不斷向中國當局示好,包括宣佈承認愛國教會的神職人員,邀請大陸主教出席世界主教會議及公開表示隨時準備將駐台北大使館遷往北京等等,但最近雙方就建交問題的隔空喊話,讓梵蒂岡與北京的關係又回到原點。

教廷國務卿索達諾十月二十五日在羅馬回答記者詢問時表示,梵蒂岡隨時準備將駐台北大使館遷往北京,但中國必須尊重宗教自由及公平對待教廷。索達諾早在一九九九年就發表過相同的聲明,因此二十五日的談話並沒有任何新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隨後在北京重申與教廷恢復對話兩條件–梵蒂岡與台灣斷交及不得以宗教為由干涉中國內政–回應。

在中國所提與梵蒂岡接觸的兩個先決條件中,索達諾已再次明確表示「台灣不是障礙」,因此剩下的一個是教廷不得干涉中國內政,而這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中國所謂的干涉內政問題,事實上是指教宗任命主教的權利與宗教自由的問題,這也是教廷堅持不能放棄的。宗教自由權利也是中國獨裁政權最害怕的。

索達諾在提到梵蒂岡與北京建交的議題時就特別強調,教會在全世界、各種文化和民族中只有一個,政府沒有權利告訴其國民應該怎樣過他們的信仰生活。

根據一位熟悉教廷運作,不願透露姓名人士的說法,教廷對教會自主與宗教自由權利的堅持,已透過邀請四位中國大陸主教參加十月二日至二十三日在梵蒂岡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向中國表達過。

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說,教廷在公佈邀請西安總主教區主教李篤安、上海教區主教金魯賢、齊齊哈爾教區主教魏景儀與陜西省鳳翔教區主教李鏡峰等四人參加世界主教會議之前,已先洽詢過他們出席的可能性。教廷選擇率先公佈人選是不願意讓其自主權受損。

中國最終還是以教廷未透過官方管道提出邀請,不尊重中方為由,拒絕讓這四位主教出國與會,讓獲邀的中國大陸主教與教廷及所有出席世界主教會議的各國代表同感遺憾。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在世界主教會議中就不諱言指出,四位中國大陸主教缺席把北京與教廷關係正常化的良好契機浪費掉了。

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杜筑生分析,教廷是一個宗教實體,教宗不僅是國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領袖,有責任照顧全世界的信徒。如果不能與中國大陸的信徒接觸,教廷與北京建交就沒有任何意義。他因此認為教廷不會為了與北京建交而犧牲宗教自由與主教任命權兩大原則。

根據與教廷關係密切的義大利亞洲新聞社十月二十七日發自北京的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位不具名的人士說,北京當局無法弄懂政教分開;在此危機時刻,北京害怕天主教徒會更服從於教宗,而不是政府。

報導指出,孔泉的聲明使教廷與北京之間的關係再度陷入冰點。

相關新聞
教廷公布主教會議名單含非官方中國教會主教
教廷尚未邀請中國出席全球主教會議
中國天主教徒盼四位主教能出席全球主教會議
教廷將公佈若望保祿教宗逝前一晚記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