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波:這條爛路 捐血也要修起來

——我對村民們的動議請求

楊銀波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9日訊】各位村民:

銀波這次回來,看見這個村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也看見樸實而又艱辛的百姓,時時探訪到疾苦不已的民情現實,說實話,心中真不是個滋味。你們許多人都是看著我成長起來的,我與大家的感情很深很深,在外面跑江湖就更深感家鄉的萬事萬物都是那樣地令人牽掛。想到這些年的成長歷史,追溯祖輩們的奮鬥根源,家鄉的人民從那樣一個水深火熱的境況下,一步又一步艱難地走到今天,這當中實在有太多的血汗和情感。然而,試問我們這個村真的進步了嗎?若是確實進步了,那麼現實為什麼常常令人沮喪、傷感?我帶著眼淚追問大家這個問題,你們肯定會告訴我:”哎,銀波,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條水,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我們要追尋答案,要找到十萬個為什麼的答案。銀波在這裏不用把話說得太高深,就說:如果你的孩子得了疾病,這疾病有危險,你從你的家中出發走到新岸山商店,再等摩托車送到朱沱醫院,等你把病人送到醫院的搶救室裏,需要多長時間?半個小時夠嗎?一個小時夠嗎?或者只因一兩分鐘,你的爺爺,你的父親,或者你還來不及送到醫院生育孩子的妻子,突然斷氣了,到那時,你要哭泣些什麼?是哭泣”你怎麼忍心就這樣把我拋棄”,還是追問為什麼要用這麼長的時間送到醫院?如果你家中修房造屋,你要拉材料,幾萬幾千塊磚,還有水泥、石灰、石子、瓷磚、門窗、木材,你還要每天走路到新岸山商店,再等摩托車去買菜,然後又回來,又背著沉重的菜走一段爛路回到家中,連續兩三個月甚至半年都如此,你受得了嗎?

對了,你的孩子在上學,這裏的新建小學僅有小學一、二年級,他們讀書必須起早,擦著朦朧的眼睛,走著路都在睡覺,趁天還沒亮走到五六裏甚至八九裏之外的學校上課,然後又從學校回來,除了寒暑假和週六周日,他們天天如此,作為父母,你作何感想?農村裏面人情客往,走個人戶,穿著嶄新的鞋子,走到主人家中已是泥巴滿腳,那時你會有怎樣的尷尬?你要到稍遠的地方進些貨品,此時你心急如焚,然而你還是要看老天爺的眼色,如果突然下雨,你只能再次望天興歎:怎麼又下雨了?你家中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呆在家中覺得苦悶,可是蹣跚的腳步行走在崎嶇、溜滑的山路中,他們撐著拐杖,喘了一口又一口氣,廢了九年二虎之力才走到新岸山商店,那種場面對於一個老人而言,無異於傷筋動骨,作為晚輩,你難道不覺得虧欠他們什麼嗎?

我們這個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和少年外出打工,故鄉的貧窮和家庭的窘迫把他們逼到了這一步,同時也使他們形成一種慣性,有的甚至還在學校讀書就”身在曹營心在漢”了,他們那麼小的年紀就想奔出去打工,結果怎麼樣?一出去就遭遇重重壓力。外鄉的生活真的就那麼輕鬆嗎?絕不是。我是做過許許多多的農民工和農民調查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他們差不多都在充當廉價勞動力,建築、進廠,這些過程充滿了血汗、眼淚,甚至危險。有的外出受了工傷,有的外出被拖欠工資,有的討工資被打,有的亡命天涯……。然而,他們為什麼還是要外出打工?他們這種衝動一年又一年地延續,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即使在外幹得累了,想歇歇了,可是他們能那樣做嗎?貧窮與落後,這才是這一切悲劇的根源!

好,你說你要發展經濟,怎麼發展呢?最起碼的,第一,你必須要有好的交通條件;第二,你必須要有好的通訊設施。連一條可以通車的路都沒有,沒有人來開工廠,沒有人來發展業務。在這個村裏,我發現一些青年是相當有見識的,他們在外面跑的時間多,接觸的社會領域相對廣一些,然而他們畢竟還是屈指可數的少數,他們的理想只能被現實條件緊緊地捆綁,猶如被套住翅膀的飛鳥,再如何展翅,也無法騰空。大家難道不覺得這是個遺憾嗎?他們這些有抱負、有志氣的青年,從泥巴裏長大起來的踏踏實實的人,沒有一個條件為他們開闢長遠的道路。他們還有後代,後代還有後代,難道這個責任還要寄希望於他們後代的後代的後代嗎?各位村民,我們要對我們的將來負責,這個責任是今天的事情,現實已經迫在眉睫,我們絕不要逃避。

這條爛路究竟傷了多少人的心?我沒有做過統計。但是大家睜開自己的眼睛看看周圍的鄰居,想想自己的艱難,數一數那些破爛的茅草屋、顛跛的扁擔,要摸著胸口問自己一個負責的問題:難道我們就一直這樣窮下去嗎?大家的眼光不要放得太短,要往前面看,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到這條路跟自己究竟有多大關係,說”反正這麼多年都走過來了”,誰也不想去改變些什麼,甚至象我這樣全心全意關注村民利益的人也被稱為”多管閒事”、”吃飽了,撐的”,那麼還有誰願意站出來呢?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講感情的,生活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之下,大家就更應該互相幫助,不要每個人都抱著自己的算盤在那裏算計,這些算計不是從大局出發。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勇敢地站出來,為修這條路鼓掌!為修這條路出力!為修這條路加油!

我們貧窮,就要敢於承認自己貧窮,我這個人不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各位村民,包括政府、村委會,都要實事求是地看待這種貧窮的現狀。我們被窮怕了,不要再窮下去了!眼前的這個村,儘管還看不到一個偉大的藍圖,但是這畢竟是基礎啊,而且是基礎當中的基礎!如同人要穿衣吃飯一樣,這條路對於我們來說就有如此普遍的意義。其實,我是非常明白大家現在的心情的,如果真的要修路,反對者少得可憐,而且那些反對者的理由也不一定站得住腳。這在官方辭彙來講,是真正的”民心工程”,誰不願意呢?但是最大的問題來了,誰出錢?有錢好辦事,沒錢就什麼也不要談。有的人相對而言很富裕,但是他們連給自己父母最起碼的贍養費都吝嗇起來,按我們的土話來說就是”摳得很”,那麼誰還願意出錢去修看似跟自己毫無關係的路呢?難道真的是”為富不仁”嗎?還是真的有其他別的原因?

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別人不敢公開講,而我敢公開講,因為這些想出錢的人怕這條路是個無底洞,怕被那些官拿去腐敗掉、貪污掉。民眾憎恨腐敗,更討厭那些一看到有錢可賺就想湊合進來渾水摸魚的官員。我也是憎恨腐敗的人,如果大家對這種腐敗的憎恨有10倍,那麼楊銀波對這種腐敗的憎恨就有100倍!我們是真心誠意地想把事情辦好,所以就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監督,不然到時候把我們這種人的熱情也消滅了,那麼這個村還有誰值得信任呢?我這樣講,不是抬高自己的可信任度,而是在呼喚對我們這次工程的監督的必要性。嚴格地說,這是一次民間行動,而不是政府行動或者村委行動,政府和村委是主要起協調作用的,比如出現村民糾紛或者徵地的問題,在談判、交涉上,他們就應當負起這個責。

對於資金的預算,如果從新岸山商店修到燈崗坪,可能需要五萬元;如果從新岸山商店修到燈崗坪,再經過藍篙兒,再到12隊下去,可能需要十萬元。我說的這個預算,是粗略預算,真實的數位還需要進行一個細緻的、專業的估評。我們要先召開村民會議,進行一個意向性的介紹和商討。然後,再考慮資金的來源。依我看,資金的來源一是來自村民募捐,這包括居住在本村的人和外出打工的人,不管是普通民工還是包工頭、老闆,我們都會寫信給他們;二是來自社會捐助,尤其是網上捐助,我們會有詳細的文字、圖片說明;三是來自政府財政的支持。這些過程,都需要村民們簽字附議。我們屆時會在中國農業銀行和郵政儲蓄所開一個聯名戶頭,也就是說,起碼要三個人共同簽字才能取到款。涉及到300元或者500元以上的開支,必須要三個人共同簽字才能支出。接收到的款,支出的款,都需要隔日細緻公佈。這筆資金的三個監督者以及其中一位保管者,最好由大家用選票選出來,選票超過投票者半數的那個人,就負責保管資金。

這些天我還要和幹部、村民做進一步的商討。我注意到我們村的青年在意識上還是很激進的,我很歡迎這樣的激進思想在行動當中去檢驗其成敗。如果有人覺得我可以自始至終為這個工程牽頭,錢財緊缺、能力有限但意識強烈的我,願意站出來!我說過,即使我自己欠債,即使捐血才可成事,即使因之而遭到非議和盯防,我也要把這條爛路修起來!

《大紀元》首發(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楊銀波:警惕暴力、資本、權力的合流
網路作家楊銀波退團退隊聲明
專訪楊銀波﹕退團退隊 找回真實自我
【專欄】楊銀波:忍無可忍的激烈衝突 評王斌余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