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波:在村民大會上的臨時動議演講

——捐款修築「新岸路」

楊銀波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4日訊】各位村民,各位相識或者即將相識的朋友:

我是本村11組“山頂上”居住的楊銀波,大家基本上認識的是我爺爺楊定發。我是一名具有將近三年寫作歷史的職業作家,剛才發到大家手中的名片正面有我的簡要介紹、聯系方式以及身份證號碼等。我今天的發言很明確——

第一,作為修這條公路的發起人,我不是一時衝動、頭腦發熱,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大量調查走訪在先,我瞭解大家的困難,這種瞭解不是片面的、短暫的、唯親的瞭解,而是對於任何貧、富、貴、賤都有涉及的大範圍、深層次的瞭解。我用我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文字、自己的雙腳雙手,以及自己這顆每個夜晚都難以入睡的頭腦,來跟大家一起作出這個決定,呼喚大家的共同努力,並借助新聞媒體向社會展示修這條路的必要,這包括沒有這條路的艱難以及有了這條路的憧憬。這不是在拿大家寶貴的農忙時間來開玩笑,也不是面對鏡頭的一種作秀。

我與大家一樣,討厭誇誇其談、大言不慚的人。他們即使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理想和願望,但大都因為對現實困難估計得不足,在民眾當中又缺乏信任度和凝聚力,給大家留下了太多的失望、遺憾和抱怨。大家知道,我並不是年紀有多大的人,也並不是經濟有多富裕的人,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出生於貧困家庭但志向高遠、腳踏實地的熱血青年。我的熱血性格,在這幾天大家都是能夠體會到的。是的,我不冷漠,其首要的目的就是要鼓舞大家的熱情,給大家看得見、想得到的溫暖,所以我要公開地站出來,在這個重要的場合告訴大家:這就是青年!

第二,大家的擔心我是知道的,我們要用有效的制度來杜絕捐助資金的流失。我們今天坐在一起,人數來得這麼齊,這說明大家對這件事相當重視。誰不願意修這條路呢?可是錢呢?楊銀波呼籲大家:我們要擰成一股繩!大家看我手中這幾張紙,這不是普通的幾張紙,而是昨晚我趕緊寫出來的《倡議書》,下麵有個落款“村民簽名”。現在我的左邊是“募捐箱”,右邊放的就是這份《倡議書》和投票箱,我要拜託大家:等會兒來簽個名。即使沒有捐任何一分錢的人,都希望在這份《倡議書》上簽個名,這表示修這條路絕不是個別人或者某幾個人的願望,而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決心。

今後,在外務工者的捐助,網上、社會的捐助,這些錢是要有人來管的。負責出納、會計、審批的人,要大家用選票選出來,選三個人,被選出來的人由票數最多的前三人擔任。這三個人,也並非大權獨攬,他們仍然受到監督。這種監督,一是主動的透明化,就是對於涉及到的任何開支都要定期地在燈崗坪張貼公佈;二是這三個人要隨時接受村民詢問,並如實回答,同時接受任何時候的查帳。請注意,我說的是任何人都有查帳的權利,這包括本村內的任何人以及本村外的任何人。修路資金用聯名戶頭的方式,存在郵政儲蓄所和農業銀行,支取、開支都要三個人共同簽字同意才可以。這筆錢是集體財產,真正的所有者不是村,不是11組、12組,更不是任何人;這筆錢的所有者,是這條路。這條路能夠修多長就修多長,錢少就修到燈崗坪,錢多就修到12組最下面,要是錢更多一些,就修到四坊,甚至更遠。我們力爭把這條路至少修到12組最下面。

第三,我要鄭重地作出聲明:

(一)修這條路,不能搞任何攤派,實在沒有經濟能力捐款的,不願意捐款的,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不能強制他們捐款。即使是那種有一定經濟能力,但又有這樣或者那樣顧慮而不出任何一分錢的人,我希望大家不要去指責他們,反而應當尊重他們。這是一次公益行動,是本著良好願望搞起來的民心工程,不是帶有強制性的行動。同樣地,那些不願意接受按“投勞義務工”工資標準發工資的村民,我們也不能強迫他們,不能強行分派工天。從很多現實經驗來看,大家都本著自覺自願的心來為大家做事,反而比強制性指令的收效好很多。

(二)修這條路,必然涉及到少部分村民的田土,相關的補償需要一個協商的過程,這種事情要由村委會來協調,具體如何補償,或者寧願不接受補償也要作出奉獻,這都需要彼此之間有一個相互理解的過程。我們不要因小失大,也不能不考慮農民的合法利益,這當中的處理一定要把握分寸。這些細節問題,有時候恰恰成了最大的問題,如果因為一兩個村民的情緒問題而導致工程停工,那麼這個責任就首先在於彼此之間在協調上出現了偏差,所以一定要注意對細節問題的慎重處理,爭取獲得各方支持。

(三)修這條路,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所以從開工到竣工,我都希望大家能幫個忙、搭個手。或者是尋找資助人,或者是寫信、打電話給外出打工的親人或朋友,或者是請個工人,或者是跑點路,或者是幹點工,或者是有了問題去幫著緩解矛盾,這都需要大家一點一滴的幫助。我深深地知道,在我們這樣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裏,有著普遍性的問題,那就是農民的一盤散沙。農民為什麼會一盤散沙呢?因為大多數家庭的日子都不好過,各人都有各人的利益考慮,在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絡裏,人的自私本性就容易流露出來,那是為了保全一時的、迫切的利益,卻沒有著眼于長遠的、公共的利益。我們這次行動,其實也是一種自我教育,它讓我們學會自我組織、自我管理,把力量凝聚起來,完成一件對任何人都有利益的大事。

(四)修這條路,不是投資行為,這意味著今後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勢力都無權收“過路費”。從大方向說,這條路屬於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在這條路上免費行走、免費運輸,它是服務於任何人的。我們既然是本著服務於大家的心來修這條路,那麼就不應該有意圖取得任何回收或者利潤的想法。我們不要那麼小家氣嘛,對不對?如果將來有那麼一天,這個村有看得見的經濟機會了,那也不要在這些路上打主意。我們的目標是相當長遠的,到時候這個村將會有四通八達的一天,到處都是能夠通車的支公路,整個村就是一個可以自由地進來也可以自由地出去的交通網絡。這些真正的民心工程是一個地方最基礎的基礎,我們要用這種從大局著眼的眼光來看問題。

最後,我來介紹兩位元大家基本上認識的朋友。這一位是周均,他是重慶移動公司永川分公司的職工。在我們這個村看來,我還是很欣賞他的。對於這個村的未來發展,他有他自己的一套設想。這一位是羅江治,他是重慶永川宏達電力有限公司的農網電工。他和周均一樣,社會交際能力比較強,社會網路比較寬一些,思想相對活躍,經常在四處跑,對村民的具體處境都有一定的瞭解,對外面的世界也經常關注。我特別介紹他們二位,原因在於修這條路恰恰是我們三個人最初一起商議的。我們三個人是關係相當不錯的好夥伴,又是隔得很近的鄰居。如果大家沒有別的更適合的人選,那麼在投票時可以選擇我們三個人。當然,也可以寫上其他人的姓名。

下面請大家儘量提問,我和這裏的幹部、朋友都可以一一回答。暫時回答不了的,我們可以回答出一種可能性的答案,總之是“有問必答”。(略)

下面我們開始捐款、簽字、投票。我們的投票是臨時的,許多村民又寫不起字,所以我們把“楊銀波、周均、羅江治”的姓名列在這張大紙上,同意的就在姓名後面打個勾,不同意的就在姓名後面打個叉,也可以在另一張紙上寫上另外的人的姓名。大家先從“募捐箱”這裏走,根據自己的意願,十塊八塊不嫌少,一千兩千不嫌多。我在這裏用電腦作記錄,有電話的請留下電話號碼或手機號碼。捐款之後,大家簽字、投票。我們今天就要把捐款總額和投票結果拿出來。散會後,如果有村民或者其他任何人要表示繼續捐助或簽名的,請聯繫被選舉出來的這三個人。謝謝大家!(鞠躬)

附:《維權通訊》“捐款修築新岸路”專輯(含捐助方式、聯絡方式)http://210.64.24.11/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show_old_epaper=lb0530&filename=20051107024754.txt

大紀元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楊銀波:簡評李敖此行之言論
楊銀波:討薪殺人 究竟是誰在挑戰誰?
李敖之旅:與楊憲巨集對話
楊銀波:「超級女聲」與楊憲巨集對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