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誰來建設新農村?

梁京

標籤:

【大紀元11月15日訊】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大陸未來的發展規劃,明確地提出要建設新農村。這個口號看似新鮮,其實包含著很大的諷刺。說了這麽多年“發展是硬道理”,到現在才建設新農村,早幹什麽去了?這麽多年,爲什麽農民自己不去建設新農村,難道有誰不讓他們建設新農村嗎?

當然,大家心理還是明白的,中共提出建設新農村,其真實的內容就是政府要拿錢出來支援農村建設。政府之所以這樣做,並非因爲有了什麽過去不知道的好主意,而是認識到農村危機之嚴重,不拿錢不行了。幾年前,李昌平大聲疾呼:“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但江澤民朱熔基對農村問題完全摸不到門路,把難題留給了後來者。胡錦濤溫家寶對農村問題的嚴重性,認識比江朱要深,但他們真有解決農村問題的良策嗎?

到現在爲止,胡溫對農民的基本方針,就是“多予少取”,說白了,就是拿錢買平安。除了增加對農村教育衛生的支出,還全面取消了農業稅。第一年,農民說了一點感激的好話,但是,今年以來,農村的壞消息就接連不斷,這恐怕是胡溫始料所不及的。農民發現,取消農業稅以後,農村內部的公共事務更加沒人管了。農民有事找幹部,幹部乾脆就對農民說,“你現在不交稅了,還來找我幹什麽?”

我在去年的評論中就指出,國家可以不要農民的稅,但農村內部,完全沒有公共收入,反映了農村治理的危機。沒有公共收入,社區公共服務從何而來呢?事實是,取消農業稅反而讓農村治理的危機表面化了。

那麽,國家向農村大量輸入資金,搞所謂新農村建設,能否解決農村問題呢?真正瞭解大陸農村問題的學者,都不會相信農村的問題僅僅是錢的問題。最近一期《經濟觀察報》發表了大陸知名學者秦暉的長文,題目是“爲什麽‘人心散了’?”。文章觸及到了大陸農民問題的要害。

秦暉指出,“三農問題實際上就是農民問題,但農民問題的根源在農村之外,其本質就是中國的公民權不平等,被稱爲‘農民’的大多數中國公民權利缺失嚴重。”問題是,大陸當局難道就不知道這個事實嗎?當然不是。但是大陸當局就是不敢給農民權利,因爲他們害怕農民有了權利,就會與共產黨政權發生衝突,就會動搖整個江山的穩定。

現在,大陸當局決定投資建設新農村,必然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讓誰來建設新農村?是讓權利嚴重缺失的農民去建設新農村,還是讓那些農民惹不起的官吏們去建設新農村呢?冠冕堂皇的官話容易說,當然是要讓農民自己去建設新農村。問題是,地方和基層政府的官吏,能眼看白花花的銀子過手而不動心嗎?

越是貧窮的地區,農村幹部的工資就越低,而且經常被拖欠。因此,來自上級政府的專項資金,總是被擠佔、挪用,用來發自己的工資,而上級也無話可說。這在大陸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那是否乾脆就讓地方的官員們來建設新農村呢?我想,包括胡錦濤溫家寶在內,沒有人相信地方的官員們能把建設新農村的事情辦好。這些年來,數以千億的扶貧資金已經讓他們糟蹋掉了,憑什麽這一次他們不繼續糟蹋呢?

就大陸所具備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來說,如果農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父母官”,有權利決定自己家鄉如何治理,有權利信仰自己願意信仰的宗教,有權利組織自己願意參加的組織,許多地方的新農村恐怕早就建設起來了,用不著等到今天。

用不了多久,胡錦濤溫家寶就會聽到建設新農村的種種醜聞,就如同他們取消農業稅以後聽到的是農村更加“人心散了”一樣。說到底,只要農民依然處處低人一等,就不可能有現代的新農村。在今天這個時代,繼續像古代帝王對農民那樣“少取多予”,而限制農民的公民權利,不僅是一種僞善,也是一種于己于國於民都不明智的選擇。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京:六四與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威脅
梁京﹕大陸金融改革的轉捩點
梁京﹕定州事件的警示
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