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深化戶籍改革的關鍵何在?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27日訊】(自由亞洲電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 中國戶籍問題專家王太元最近指出,深化戶籍改革的關鍵在於剝離附著在戶口上的人事、勞動、教育和社會福利等利益,讓這些利益與戶口脫鈎。中國社會學家胡星斗也認爲,戶籍改革徘徊不前的部分原因在於「既得利益」。

應當如何看待這些專家有關戶籍改革的構思?如何評估中國人事部有關中央機關公務員招考放開戶口限制的新政策?將在城市落戶的條件減爲「擁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和固定收入」的思路和實踐應當加以肯定嗎?網路雜誌《大參考》主編、中國事務評論家李洪寬、中國事務評論家一平圍繞這些問題作討論。

記者:戶籍制度的改革,許多人都這麼說關鍵在於剝離附着於戶口上的人事、勞動、教育、和社會褔利等等利益,這一點大概沒有多少人反對。

但北京公安大學有一個戶籍專家王太源他說:要强迫剝離,也就是說今後把落戶條件,比如你要到北京來到上海來,把落戶條件減為只剩下固定住所、固定生活來源,這種思路對不對?現實不現實?

李洪寬:從本質來講中共上台之後,設計的這套戶口制度把中國人民捆綁在一塊土地上,或一個單位上。中國的這個戶口制度是全人類幾乎是獨一無二的限制人的自由,現在這個戶口制度對經濟發展的負作用表現的越來越多,過去,幾十年以來給中國的家庭造成了無數的悲劇。

但在技術上如果要一下子把它廢除掉的話,恐怕有一定的困難,因為這背後已經涉到很多利益,所以說公安大學的教授提出來說,固定住所、固定職業,雖然它極其不合理,但它可能比現有的人事制度要進步一些。

記者:一平先生,您怎麼看?

一平:戶籍制度徹底改革也不是一步能做到的,眼下相對來說,我同意李先生的觀點,而且還是一個進步法。但從根本上來說也還是不夠的,什麼叫固定工作?什麼叫固定居住?這些概念都是非常不準確的。78年80年代以後,中國就說農民離開土地,這個自由有了,但是實際上不被接收,各地都不接收農民進入城市,這是最大的一個障礙。

記者:人事和戶口的關係現在出現一個契機了,就是人事部剛剛宣佈:從2006年開始,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的招考放開戶籍限制,這個事態發展兩位怎麼去評估它的意義?洪寬先生?

李洪寬:這個恐怕是一種作秀吧,因為過去中央國家機關招人就是沒有戶籍限制,中央實際上是要誰就要誰!

記者:一平先生您的看法?

一平:我覺得改革還是進步的,無論如何它取消了戶籍限制,最起碼從法律上來說它還是一個改革和進步。在具體執行上,也可能還有很大的問題,很大的一個障礙就是中國的腐敗現象,腐敗現象相應的就是關係戶,比如說公平招考,實際上,招考誰背後早就已經定了。

記者:教育特別是子女的教育,和戶口的剝離,這個現實不現實?美國收學生還分編呢,在我們這大華府地區。

一平:我覺得這個完全可以做到,好比一個學區,農民打工移到這個學區,聚到一個學區不會很多人,也許一百人,一個學校增加一百人,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李洪寬:說到中國的教育,改革開放之後,在高等教育重點招收學生已經沒有戶口限制,像北京大學都是全國招生的。當然,說到中小學主要是涉及教育經費的來源的問題,像美國的社會也分編。

記者:這個社會問題和戶口的剝離問題是比較大一些,但是如果國家改變一下思路,把着力點放在改善農村戶口,農村人的福利和社會保障,農村人日子好過了,也就不再羡慕城市戶口了。這種思路您看怎樣?

李洪寬:基本上在農村的福利制度,在毛那個時候,還有一些赤腳醫生做些醫療給人民看病。鄧小平改革開放之後,這一套就處於癱瘓和自生自滅的狀態。農村的福利和保障都癱瘓了,就講最簡單的,比如圖書館,恐怕大部分農村都沒有圖書館。

記者:北京、上海這幾個大城市是不是應當有比中小城市有更高的落戶、遷入的門檻應不應該把門檻設得更高一點?

一平:我覺得應該從這樣看,你能在北京找到工作那就可以,你有能力在北京居住,你就應該得到戶口,這也靠自然調節。比如說北京和上海肯定競爭力高,競爭力高居住的條件就高,你有能力有這個條件,那你就應該得到,這不能靠硬性的規定。

記者:洪寬先生您認為呢?

李洪寬:我覺胡先生講得非常好,因為你看國際上其他國家如紐約、東京、台北、舊金山、洛杉磯這些大城市因為沒有戶口制度,基本上是人口自由流動。所以你要到那裡找工作的話,壓力就稍為大了一點,房租稍為高了一點,你可能手頭得有點兒積蓄才行,到那兒你才能立足,否則就比較艱難,但是它並沒有發生動亂。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農民對鄉鎮衛生院普遍存有不信任感
扁︰炒水果登陸 中國農民得好處
大陸農村成黑心食品大本營
農民工的待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