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揭幕 國際媒體慘吃閉門羹

標籤:

【大紀元12月14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林綺慧12月13日撰文 吳敏儀攝影)香港—為期六天的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1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進行,這次會議吸引3000多名海內外記者採訪,但大會對新聞界的安排卻頗為混亂,一些國際媒體甚至因此不得其門而入,有影響香港所謂要建立「盛事之都」的形象。另外,大會在核對記者證的過程,也有值得商榷之處,隨時有可能會造成保安漏洞。

世貿部長級會議下午3時舉行開幕儀式,大會安排200個記者席供傳媒採訪,可是,據香港政府一名官員指出,世貿在12 日突然提出,要求在13日的開幕禮要求記者出示一個針對開幕式的特別採訪證。這個安排只有在12日的記者會上通布,沒有在其官方網站或其他新聞渠道發放。所以,不少香港和國際媒體根本不知道有此臨時措施。在13日的開幕式上,不少媒體都慘嘗閉門羹。

亞洲時報在線記者所見,一些國際媒體拿著大會發放的一般採訪證後到達會場,發現開幕式原來還要另一個特別採訪證,都感到十分錯愕,相信香港在這些國際媒體的心目中已留下不良印象。香港政府亦未能回覆會否再臨時要申請特別採訪證。

這次事件讓外界關注到香港政府跟世貿之間的溝通協調問題。世貿為甚麼在開幕前一天才臨時要求記者要申請另一張採訪證?抑或是,香港政府一直不知道或忘記了通知一眾媒體世貿的有關要求?難道記者需要多少張採訪證是全憑世貿方面某位長官的個人意志,臨時一聲號令記者就要屆從?世貿跟港府的溝通有沒有問題?世貿方面和港府視記者是大會的合作夥伴還是一個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工具?這些疑問,世貿和港府都應該明確的提出一個交待。

諷刺的是,亞洲時報在線記者發現,一些申請了這張特別採訪證的記者,卻懶得進入開幕式會場,這場面正好跟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的記者形成強烈對比。

另一方面,這次會議有149個世貿的成員地區的部長到臨,保安的要求自然一定要十分高。香港政府動員9000警力在保安方面,確保會議順利進行,但大會在核對記者身份上卻出現一個大漏洞。

在會展中心入口,有工作人員會掃瞄證件上的條碼,以確認證件是否己登記,而進場人士要經金屬探測器檢查,摧帶的物品需經X光檢查。這些工作看似保安嚴謹,但根據亞洲時報在線記者觀察,工作人員只核實進場證件是否有效,並未有嚴格確認持證人是否就是本人。

在領取證件的工作上亦有點兒戲,在9日亞洲時報在線記者領取記者證,發現英文姓名寫法有誤,當時負責的香港政府職員表示,可能記者在登記或世貿處理資料時有誤所以出錯,他指因為已發現有十多名記者出現同樣情況,所以大會已開會同意只要持證者的相片和身份證號碼正確便可以,並多次向記者保證持證進場並不會有問題。

在職員多番保證及未能確定補領證件何時取得下,亞洲時報在線記者簽下取證確認書。的確,記者在進入會場時並未遇上阻礙,工作人員亦沒有要求證件資料有誤的記者出示身份證核對資料,按照記者在場所見,只要持有證件都可進場,工作人員並不會加以核對持證人身份。

似乎,香港要成為真正的「盛事之都」,實在需要繼續努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警:已作好防止世貿會議暴力活動準備
世貿部長級會議香港揭幕  數千反對者示威
南韓反世貿示威人士強悍  與港警衝突
台灣反世貿團體參與香港示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