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辛的突破與挑戰

人氣 2

【大紀元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葛瑞成報導)華語片當中,以歌舞型式拍攝的大型電影,曾在35年前風靡一時。然而近十幾年來,特效應用與大場面的動作片,始終為中外電影主流,這樣的限制,讓執導多部經典愛情鉅作的香港金獎導演陳可辛,決心突破格局,拍攝一部刻劃愛情主題的豪華歌舞劇。

陳可辛這位以執導愛情片而聞名的香港導演,19歲便執導其首部電影作品《雙城故事》。90年代,他製作了一連串賣座作品,一時好評如潮,其中《甜蜜蜜》更史無前例地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贏得9項大獎。之後由他親自執導的《三更之回家》,成為2003年柏林電影節參展部分的開幕電影。或許一般觀眾會認為,挑選複雜華麗的歌舞劇作為電影鋪陳,一定是因為導演對歌舞型態情有獨鍾。其實並不然。十多年導演生涯拍了幾十部影片,《如果˙愛》卻讓陳可辛最感到緊張和不安。

導演陳可辛說:「我覺得大場景的電影,並非專屬於動作片或是武俠片。我一直很希望可以創作一種全新感受的電影類型,這成為了我這次選擇拍攝歌舞片的原因之一。電影其實是屬於大螢幕、屬於戲院的。而各式題材的愛情片也早已拍過了很多,因此我更是希望能有多一點的創作空間,來更新愛情的題材。為了讓一部愛情片打破小品的格局和地域的限制,我決定採用『歌舞』型式。因為這個元素可以把觀眾從家裡拉出來,帶回到戲院,強烈感動於大螢幕的感染力。」

用歌舞陳述故事,是陳可辛導演最不喜歡的一種表達方式。因為在同一部電影當中,不但要揮灑出歌舞排場的氣勢,還要掌握人物感情的細膩度,稍一拿捏不慎都會毀壞整部電影的節奏和情感。然而陳可辛仍然試著要求對自己一再提出挑戰,讓觀眾在龐大的歌舞秀之後,又依舊能順著情緒,銜接到頓時沉寂的感情戲份。導演陳可辛嘗試將視覺感官與心靈衝擊平衡得恰到好處。

就因題材的新穎,以及對導演功力的信任,《如果˙愛》順利地募集到亞洲頂尖的超強卡司攜手合作,包括片中的四位主角-金城武、周迅、張學友、池珍熙,在片中也都各自使出渾身解數的飆歌勁舞。曾以《臥虎藏龍》獲得美國奧斯卡最佳攝影殊榮的攝影指導鮑德熹便表示:「一聽到音樂劇,我便感覺到十分有興趣,因為印象中的亞洲音樂片,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看到劇本以後,我更加深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這部歌舞片不光只是一部唱唱跳跳的戲,最特別的是,它表達出了扣人心弦的深情摯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城武如果愛 面臨夾殺考驗
萬人迷金城武為愛痛哭 周迅載歌載舞人人叫好
陳紅吳君如為夫舌戰-《無極》《如果愛》生口角
《如果•愛》電影原聲,“亂花漸欲迷人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