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反美情緒可能阻礙民主發展

人氣 4
標籤: , ,

【大紀元12月1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一組中國問題專家星期三在華盛頓討論中國民主問題,當場有學者認為,中國的民主進程停滯不前,部份原因是中國民眾的反美情緒。

多維網今天報導,美國多年來為促進中國的民主作出極大努力,其中包括和中國政府在經濟和法律方面合作。美國政府一再強調,市場經濟動力可以給中國帶來民主,所以美國於二○○○年給予中國永久的正常貿易關係待遇。

法律方面﹐從一九九七年開始美中合作,包括法律培訓和教育,以幫助中國向法治邁進。

居住在美國的中國問題學者馬穎認為,美國的這些努力只促進了中國的經濟改革,對中國的政治改革無濟於事,中國政府甚至加緊鎮壓不同政見人士,以維護政權。

馬穎說,目前中國民眾存在的反美情緒也是阻礙中國民主發展的一大障礙,特別是許多住在大城市的年輕一代有這種情緒,美國應該注意和中國大陸交流時適時解釋美國的行動和政策。

馬穎認為,中國民主的關鍵不是和中國政府合作,而是要依靠普通的中國老百姓。

美國新世紀項目主任博爾克表示贊同並說,和中國政府合作,無異幫助鞏固獨裁政權,她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對中國政府的壓力,因為沒有國際壓力,中國的人權就不會有任何改進。

她舉例,天安門鎮壓事件後,中國政府害怕失去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曾在人權方面讓步,其中包括釋放數以百計的政治異見人士。

但是,曾任布希政府助理國務卿的克雷納對中國的民主前途表示樂觀,例如二○○一年,中國沒有真正的非政府組織,但現在已有十萬個以上。中國的律師和法律訴訟案也飛速增長。另外,村鎮選舉也是一例。

美國卡內基基金會的研究員裴敏辛認為,雖然經濟開放短期內會導致混亂,但長遠來說會導致民主。

相關新聞
李家同:公元一萬年
曹長青:美國圍繞死刑再起爭論
蔡啟芳宣布參選民進黨主席 
杜邦:基於前瞻理念與美國環保署和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