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我憑什麼要感動?

淩晨二點半

標籤:

【大紀元12月19日訊】眼看著就要過年了,“暖冬”如期而至。回顧2005年,又有多少人、多少事曾讓我們淚流滿面,感動不已。遠的不說,就說說剛“感動”了不少所謂中央媒體的“洪戰輝的故事”。

   但坦率的講,讀完這個讓“千千萬萬老百姓感動不已”的事蹟後,我只看到了一個頗有些淒慘的故事——棄嬰、貧病、不幸的家庭……,在這個故事裏,有自強的洪戰輝、得病的父親、可愛妹妹、不少的好心人,卻看不見幸福生活的影子。再回頭看一看感動中國2004的徐本禹,不一樣得故事,同樣的場景:可敬的徐本禹、可愛的孩子們、可憐的鄉村教育,但就在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事蹟”裏,最終的結果也只有讓徐本禹為自己淚流滿面。

   年復一年,總有一些故事讓我們反復感動,然而在我看來這更像一個不斷重複的悲劇。是誰讓我們為這些悲壯、甚至淒慘的故事而感動,是誰反復觸動我們心靈的最軟處,直至我們不知羞恥的一遍又一遍的為同樣的悲劇去感動?為什麼這些包裝出感動故事的人們反復要求我們去捫心自問?而不是在這些故事的背後去憤然追問?

   感動啊,感動,感動當然很能體現我們的人性和道義,但是有誰想過,感動的淚水糊住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看不清,我們憑什麼要感動?棄嬰值得感動?病苦值得感動?可憐的鄉村教育值得感動?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們生活在如此沒有保障的世界裏就值得感動?

   撥開感動的迷霧,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世界:生命的不到尊重、貧病得不到保障、青年受不到教育、個人如此無助……面對這樣的世界,我們為什麼要感動?難道這就我們應該過的生活。我們為什麼只有感動?難道我們不會因此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國家、要政府。我們豈能只是感動?難道我們就永遠去面對這些悲泣 的故事,淚水長流。

  同胞們,別讓感動迷惑了雙眼,別讓感動掩蓋了制度的缺失:在這些故事中,我們應該追問的是,我們的政府在做什麼?我們的國 家在做什麼?我們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在做什麼?為什麼總是讓困苦的人只能依靠自己奮鬥自救?為什麼好人總是活不到長久?為什麼鄉村的教育總要搞的這麼悲壯?為什麼我們不努力地改良制度,卻年年總是為這些鳥事感動。

轉自『關天茶社』(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哥德式建築】第一次的真情感動
愛心無國界 外籍夫妻高雄搭救台灣流浪傷犬
日本承諾提供1.35億美元協助亞洲對抗禽流感
總統教育獎得主鄭韻婷紀念畫展  高市府揭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