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游錫堃主張重新定位民進黨黨政關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二十二日電)參選民主進步黨主席的游錫堃今天主張,重新定位「黨的角色」和「黨政關係」,三項具體作法是黨要能提出進步改革主張、反映社會價值具體政策;要讓行政部門充分掌握黨的方向;架構黨政間政策協調平台。

游錫堃中午召開記者會,提出上述「游錫堃的主張」,強調進步的民進黨,必須掌握改革議題主導權,例如強化政策會研發能量,進一步發展為智庫,作為行政部門、黨團的奧援,落實黨的價值。

他表示,過去二十年,民進黨透過主導改革議題,扮演台灣進步力量,包括解除黨禁、報禁;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婦女參政保障、公民投票,這也使民進黨得以壯大。民進黨執政五年後,卻逐漸失去光榮感。

他說,幾經檢討反省,發現問題在於民進黨執政後,「黨的角色」和「黨政關係」定位不夠明確。民進黨要以黨領政?或以政領黨?很多黨員表達可以接受黨的理想一時無法實現,但不能接受黨失去理想性。

游錫堃表示,執政前,全體黨員很清楚黨的理想、目標;執政後,黨的角色模糊,在施政上沒有太多著力空間,只能在一次次選舉中,共同承擔整個團隊治理成敗。

因此,他強調,要重新定位「黨的角色」、「黨政關係」,有三部曲。

他說,首先,要先找回黨的理想性,黨要能重新掌握社會脈動,持續提出進步改革主張。第二,黨要有能力把改革主張,轉化為具體政策,彙整為政治議題表,掌握設定改革議題主導權。最後,要透過政策主張,建構新的黨政關係,將理想確切落實在施政上。

游錫堃指出,要達成這些目標,有三項具體作法,第一,要提出反映社會價值的政策;第二,要讓行政部門充分掌握黨的方向;第三,架構黨政間政策協調平台。

他舉例,黨中央要強化與各行政機關、立法院黨團在政策主張、實踐期程的溝通協調,賦予政策會執行長更高權限,減少黨政落差。黨在價值上要強勢主導改革議題,在價值上形成溝通、協調、整合的柔性平台。

游錫堃強調,民進黨從來不是以黨領政的列寧式政黨,但也不應只是選舉機器。政黨是一個因信念結合的團體,追求長期價值的領導。

他說,當行政部門可能因執行問題牽絆政策制定,進而模糊價值堅持,黨必須維持主體性、進步性,用價值引導行政部門政策、執行,不只是扮演行政體系的文宣部門。

游錫堃期盼結合社會進步力量,讓民進黨持續提出改革議程,引領施政,推動國家發展,讓民進黨永遠是最進步政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