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污染肇事企業竟是治污先進

標籤:

【大紀元12月26日訊】廣東省韶關冶煉廠日前大量排放含鎘污水,爆發翻版鬆花江污染事件。據新華社報道,韶關冶煉廠曾被評為“全國治理污染先進單位”。這家在當地居民無人不曉的大型企業,何以會發生如此重大的公共污染事故?

這是一起偶然事故嗎?

韶關冶煉廠是廣東最大的一家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其設備比當地一般中小冶煉廠的設備要先進。據稱該廠投資數千萬元購置了鎘的回收裝置,鎘回收率在85%到90%之間,其余的鎘金屬存在於冶煉渣和廢水裡。

據有關人士介紹,這次北江污染事故系韶關冶煉廠某車間班長私自排放所致。當時韶關冶煉廠尚在設備檢修期間,為減輕企業負擔,某車間班長違反操作規程,將應用三天時間完成污水處理的1000噸高濃度含鎘廢水,只用了一天時間就結束排污處理,直接排入北江。因此,這只是一次偶然的事故。

然而在11月和12月期間,當地環保部門兩次在對北江例行的水質檢測中發現了鎘含量嚴重超標的現象。問題不僅僅出在以上兩次大規模的排污,更引人注意的是韶冶屬下的馬壩分廠一直在排放鎘含量超標的污水,直至此次污染事故發生後才被勒令停產。作為企業管理者可能不知道嗎?(韶冶馬壩分廠是一家小型冶煉廠,專門從冶煉渣中提取銦、鎵等稀有金屬。)

稅收大戶不等於治污先進

韶關冶煉廠是一家有著40年國企資歷的大型企業,員工據說有一、二萬人之多,該廠擁有兩套冶煉生產系統,冶煉生產能力為年產精鉛鋅礦24萬噸,產品包括電鉛、精鋅、精鎘等,是全國第三大鉛鋅冶煉企業。

有居民向記者反映,包括韶冶在內的多家冶煉廠長期向北江排放污水,污染水源和農田,當地人已不敢吃北江水而改吃水庫水或山泉水,這一狀況持續好多年了。

值得媒體關注的是,2004年導致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的是川化集團,不久前發生的鬆花江水污染事件的肇事者是吉化公司,此次北江污染的主要責任人是韶關冶煉廠,三者均是大型國有企業。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是,為什麼大型國企頻頻發生水污染事件?

一個因素可能是大型國企自恃特殊,認為向江河排污,政府部門會網開一面,頂多就是與環保部門周旋一下,交點罰款,政府部門對其不會封廠處理。因為大型國企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納稅大戶,政府部門怎麼會對這些大型國企就排污問題進行封廠呢?

很多人士表示,如果不加大包括經濟和法律上的懲罰力度,讓污染制造者付出沉重代價,這種大型污染事故只怕還要繼續發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千噸鎘廢水污染廣東 北江污染 
廣東北江河水遭鎘污染  澳門提高警覺防堵
太湖邊污染嚴重  堆積垃圾長城2公里
廣東北江水污染 十萬多人受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