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科會與廣達電腦推刀鋒伺服器運用科研領域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五日電)行政院國科會與廣達電腦公司等單位共同出資新台幣4千餘萬元,購置13部「刀鋒型伺服器」,推動三項「刀鋒式伺服器在尖端科學計算領域的研發計畫」,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認為,這是新的產官學合作模式,對於提升台灣資訊界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有很大的幫助。

由於電腦運算速度不斷增加,電腦叢集系統應用於科學的計算益顯重要,廣達電腦繼美商HP、IBM等公司,以自己的軟硬體和人才研發「刀鋒式伺服器 (BladeServers)」,非常適合高速科學計算領域的最佳電腦叢集。

國科會為進一步提升系統技術及推動高階應用,與中央研究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及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執行此項研究專案,以整合台灣產學研界重要科學計算領域的專家及電腦系統人才,期促進產學攜手共同提升產業技術合作。

這項計畫主要發展刀鋒式伺服器應用在高速科學計算領域的優勢,共分為三個子計畫,包括「科學計算基礎架構建置及調校準則研發並發展計算材料的環境」、「建置叢集計算技術於理論物理及生物資訊的環境」及「使用叢集計算技術的科學計算環境之設計與實現」。

林百里表示,他在1970年唸台大電機研究所時,幸好接受國科會的補助才得以完成研究,也才有今天的廣達電腦公司。他去年遇到中研院長李遠哲時,李遠哲告訴他,台灣的科技要紮根,還是要靠自己來解決問題,因此他集合企業的資源研發出刀鋒型伺服器。

這項計畫由國科會出資1958萬元,廣達出資1800萬元,連同高速網路中心和中研院物理所等共籌資4896萬元。林百里指出,這13台伺服器所費不貲,但廣達還是用很便宜的價格出售,並且再出資1800萬元贊助這項計畫,價錢並不重要,重要是回饋給學術界運用這套軟硬體來執行大量運算,獲得非常珍貴的資訊,藉以提昇台灣的科研水準。

這項計畫的主持人,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李定國指出,13台伺服器將分配於中研院5台,台大和清大各4台,主要供研究領域包括中研院的計算材料、奈米系統;台大的工程計算、颱風模擬、醫技計算;清大的生物資訊和理論科學等。

李定國說,計畫完成後,可獲得重要的數據及經驗,發展出最適合高速科學計算領域的電腦叢集。預期利用這13台伺服器在數個重要計算領域的測試,得到最佳系統參數,提供改進方法;同時培育熟悉更多高速科學計算領域的需求與刀鋒式伺服器軟體系統效能的人才。

重要的是,可提供叢集高效能計算系統,並得到數個科學計算領域在叢集系統計算的重要成果,提供廣達電腦發展網格計算與科學計算整合系統的重要經驗與資訊,建立台灣高速計算領域的學者與電腦產業學界合作的機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