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西進等匯差 台失血千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欣芳、陳麗珠╱台北報導〕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昨天表示,目前台灣有許多錢匯往中國大陸,等待人民幣升值,以賺取匯差,這已造成台灣資金的流失,而台灣今年過年期間的民間消費,似不若往年熱絡,他已提醒謝內閣注意此現象。

據銀行業者估計,光是預期人民幣升值而流入中國大陸的台灣短期資金,恐怕已達到千億新台幣之譜,熱錢流入中國的確是一值得注意的警訊。

李登輝近來相當關心台灣民間消費與資金外流一事,分別在大年初一台聯黨公職拜年,及大年初二鴻禧山莊住戶拜年時,兩度提及此事。

李登輝昨天向鴻禧山莊住戶等訪賓表示,他日前去理髮,發覺農曆過年這段期間,民間消費不若以往熱絡,現在台灣有不少商人,為了賺取匯差,將在台灣的錢匯往中國大陸,等待人民幣的升值,他擔心此舉造成台灣資金的進一步流失。

台聯訊息透露,行政院長謝長廷年初一向李登輝電話拜年時,李登輝已向謝揆反映這個問題,盼相關單位做好管控措施,謝揆表明會注意這個現象。

放寬OBU對台商授信 黃天麟痛批

國策顧問黃天麟對此現象則表示,台灣資金流入中國不只是短期性的熱錢而已,通常台灣資金進了中國就出不來,因此,對於近期央行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 )對台商母子公司共用新台幣授信額度,由以往貿易性融資擴大至資本性融資,他非常反對。

他解釋,銀行授信是有多少淨值,才能作多少授信,現在,加上許多大陸台商企業屬於中大型企業,授信限制放寬後,銀行將會增加對大陸台商的授信,相形之下,必然會縮減對國內中小企業融資,等於是照顧前往中國投資的台商,棄國內中小企業於不顧。

黃天麟指出,無論是短期資金或中長期資金,任何國內資金流往日本或其他東南亞國家,都可以用經貿關係規範,分析資金流出的因素,唯獨中國除外,完全無法用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規範。

登陸錢愈多 國內投資消費愈少

黃天麟指出,中國與台灣的文字、語言甚至部分文化相同,幅員卻遠遠大過於台灣,絕對不能用一般市場力量規範,政府應該制訂一套有效管理辦法,包括資金流向生產事業或者非生產事業,因為,資金流往中國越多,企業或民眾對國內的投資或消費自然都會減少。

央行外匯局長周阿定則說,前總統李登輝是經濟學家,觀點非常正確﹔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我國與中國大陸貿易出超,與中國經貿往來,對國內經濟多少有貢獻。他表示,無論是抱持何種觀點都有道理,惟台灣屬於海島型經濟體,一定要「open」(開放 ),在央行已經解除外匯管制之下,市場自由化是一條不歸路,也唯有開放才能吸引資金駐留台灣,香港及新加坡就是例子。

事實上,由於全球一致預期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資產成為當紅炸子雞,台商也不例外。根據央行統計指出,OBU辦理兩岸直接通匯的金額並非直線上升,中國大陸宣布宏觀調控後,每月匯款量縮減至四十五億美元附近,隨後緩步走升,去年7月份以後匯款量再度明顯攀高,8月份約五十億美元、9月六十億美元,10月份則逼近七十億美元,顯示國內資金透過OBU管道匯往中國有暴增跡象。

銀行業者說,儘管中國官方對人民幣升值問題沒有時間表,不過,投機客仍蠢蠢欲動,熱錢打死不退。除了央行的統計資料外,企業或投資人透過購買金融商品持有人民幣資產的資金也非常多,國內熱錢流入中國估計至少也有千億元新台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