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法籍魏明德八卦風中推出人籟 觀照台灣人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十一日電)在「八卦風」充斥的台灣雜誌界中,一份帶領民眾多元思考的刊物─「人籟文化論辨月刊」彷彿空谷足音;雖曲高但不和寡,有愈來愈多的人認同它。如今出刊已滿一年。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樣的刊物是出自法國人魏明德的構想。

一九六0年出生的魏明德(BENOIT VERMANDER),是美國耶魯大學碩士,一九八四年取得巴黎政治學院博士學位,一九八四到八八年曾先後擔任歐洲議會和法國西南部Midi-Pyrenees省顧問,並在歐洲、非洲、以色列等地研究政治發展、種族主義與暴力問題。

一九八八年魏明德開始學習中文、國畫和神學,一九九四年到中國四川師範大學美術系向畫家李金遠學習國畫。

具有神父身份的魏明德十三年前來台,看到台灣人的熱力與良善的一面,充分感受「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他說,這絕不是一句口號。以外籍勞工為例,當媒體不斷報導台灣僱主虐待外籍勞工,但魏明德看到的卻是台灣僱主不斷為外籍勞工解決問題。

一九九六年台灣利(利馬竇)氏學社成立,魏明德擔任負責人。利氏學社專責台灣、中國和歐洲文化交流事務,進行文化對談。

在從事中西事務交流中,魏明德看到台灣文化不足的一面。因為對台灣的熱愛和瞭解,加上台灣的條件,魏明德認為台灣極需要一份能夠帶領人們思考自己處境與挑戰,進而為自己做決定的刊物。

魏明德說,這也就是「人籟」之所定位為論「辨」,而非論「辯」雜誌的緣由。

魏明德解釋,所謂的「論辯」,就是論辯,不過是大家逞口舌之快,而「論辨」是討論、分辨;他說,不是逞口舌之快就好,而是討論後還要做決定,也就是要培養人們的選擇能力。他說,一個健康的國家社會,應有公共利益討論的空間,大家討論後,再做決定。

於是這樣超越國界族群文化及宗教藩籬,鎖定主流媒體忽略議題,透過不同文化與社會多元對話、激發人們深度反省思辨能力的文化論辨月刊誕生了。

一年多來,「人籟」帶領台灣民眾從安寧照護探討回歸生而為人的原點;思考尖石鄉的災情豈是人禍?有否可能制定寬恕節?選後民心何去何從?為何韓劇滾滾來?討論城市的容顏、社會福利預算、基因食物、複製是魔術還是騙術?談大陸知識份子反省社會與民主的發展;由歐盟東擴看東亞整合;以及企業愛上倫理;華人怎麼看錢?從行天宮走到龍山寺,又有怎樣的發現?

台灣文化界有一句名言:「要害一個人,就讓他去辦雜誌」。魏明德坦承出版這樣的刊物十分冒險。就如同「人籟」工作夥伴在一週年紀念時的共同心聲:這是一場賭注,一場不一定會獲得最後勝利,卻又如此值得一搏的賭注。決定成敗的不是市場,而是「人心」。

但魏明德認為,台灣有足夠的條件出版這樣的刊物,一方面台灣高等教育人口比例高,二來台灣的雜誌內涵日益小眾,「人籟」提供的卻是愈來愈寬的空間,舉凡政治、經濟、藝術文化都涵蓋在內;第三,華人世界需要一份這樣的精神食糧。

透過教育電台、台北電台等的廣播節目的媒介,有愈來愈多的民眾知道有「人籟」的存在。從去年十二月起,「人籟」的訂單更是大量湧進,許多聽眾反應他們從「人籟」得到啟發,為「人籟」建立了口碑。

「人籟」提供的是深度的思考,當有愈來愈多的人願意面對自己的生命,觀照人生時,台灣就有希望。

魏明德期盼台灣民眾超越文化消費主義,有別於在咖啡廳隨手翻閱雜誌的那種閱讀風氣。他說,媒體必須決定讀者需要什麼,而不是隨著讀者起舞。「『人籟』信任我們的讀者』,『人籟』與讀者是相通的。」

因此,即便叫好不叫座,「原本預估三年才能打平的預算,兩年內就可穩定了」,魏明德這樣說。

「人籟」除了自己的編輯群,同時與法國文化論辨期刊Etvdes「文評雜誌」跨國合作,摘譯其中文章。魏明德說,文評創刊於一八五六年,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化月刊,影響層面廣大。魏明德期許,一百五十年後也還能看得到「人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