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腦爆發 媒體轟疫情未及時公布

標籤:

【大紀元2月2日訊】2004年12月下旬,安徽省局部發生流腦疫情,直到2005年1月31日,衛生部才發布緊急通知。中國衛生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國1月份累計報告流腦病例258例,死亡16例,發病人數較去年12月增加43例。大陸有媒體炮轟有關部門隱瞞流腦疫情積習未改。

安徽河南河北江蘇四川排在流腦發病前五位

自2004年12月下旬以來,安徽省蕪湖、滁州等地的個別學校先後發生局部流腦疫情,其他部分地區也陸續出現散發病例。截至目前,全國1月份累計報告流腦病例258例,死亡16例,發病人數較2004年12月增加43例,較去年同期增加94例。其中發病前五位的省份分別為:安徽、河南、河北、江蘇、四川。

衛生部表示,此外,這次疫情的特點是病例為多點散發。並且發病年齡多在13歲至18歲之間,學生佔總發病數的77%。而廣東省的11例流腦病例,主要是外來民工。

新年將至,人員流動增加,更易造成疾病傳播流行。在流腦病例不斷增加的同時,人們對流腦究竟了解多少呢?央視《東方時空》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對流腦基本知識完全不了解的佔63%。

人群對C群流腦處於無免疫的狀態

北京市衛生局1日宣布,北京至今未發現C群流腦疫情,但由於北京市長期未出現C群流腦流行,人群對C群流腦處於無免疫的狀態。

據介紹,北京市為流腦流行區,近年來隨著北京市外來人口的增加,流腦發病率有所上升,其中外地人口密集地區發病率較高。2004年北京市發生流腦217例,其中外地人員184例,佔85%,今年1月,北京市共發生流腦6例,官方稱並未發現C群病原菌感染的病人。

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一種危害嚴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腦膜炎雙球菌可分為A、B、C、D、X等13個菌群。其中C群流腦易傳播,隱性感染比例高,發病年齡多在13-18歲之間。該病以高熱為首發症狀,每年的2月至4月是流腦的高發季節。

大蒜頭能防流腦報道 引發南京市場熱銷

安徽省爆發腦膜炎後,毗鄰的江蘇省南京市提高戒備。當地傳媒訪問一名醫學專家,該專家教授市民生吃大蒜來預防腦膜炎,稱「平時生吃大蒜頭,對流行性腦膜炎的預防是最好最經濟實惠的方法」。此話一出,南京市民紛紛搶購大蒜頭,對付疫潮。

大陸記者在市場上發現,大蒜頭的自選攤位上人頭攢動,顧客們七手八腳忙著挑選大蒜頭和蒜肉。洪武南路一農貿市場的負責人介紹,昨天賣大蒜的量特別大,預計一天下來的銷售量是往常的三四倍。這位市場負責人坦言,如果照這樣的銷售勢頭,過些天大蒜 頭的售價極有可能略微上調。

南京白雲亭蔬菜批發市場一位主管稱,這幾天臨近新年,大蒜頭的批發量本來很穩定。但大蒜頭能預防流腦的消息通過《揚子晚報》“廣而告之”後,截至昨晚七點,批發量居然已達到1.5萬斤;昨天的預訂量更突然來個飛躍,各路匯總來的大蒜頭, 一下子躥到了近兩萬斤。

不過,南京市各大醫院的傳染病專家,異口同聲質疑生吃大蒜可預防腦膜炎的說法。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李軍表示,吃大蒜不一定可防腦膜炎,如果只靠吃大蒜來預防,風險就太大。

媒體炮轟流腦疫情沒有及時公布

2004年12月下旬,安徽省局部發生流腦疫情,直到2005年1月31日,衛生部才向全國通報,官方新華網轉載山東《齊魯晚報》題為《流腦疫情為何沒有及時公布》的時評,炮轟生部無及時公布疫情,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相關部門不報、瞞報的思維習慣未改。

評論指出,新的《傳染病防治法》從2004年12月1日開始實施,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腦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一樣,歸入了“乙類傳染病”的目錄,都屬於要“及時、準確地公布”的傳染病疫情信息之列。評論稱,不及時向公眾發布傳染病資訊、不及時通知有關職能部門,暴露出一個非常可怕問題:「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相關部門不報、瞞報的思維習慣未改」,致使公眾可能像以前一樣付出巨大代價。

文章稱,此事暴露出一個非常可怕的問題: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一些相關部門不報、瞞報的思維習慣依然未改,致使公眾可能像以前一樣付出巨大代價。這次流腦疫情為什麼沒有及時公布?“怕引起恐慌”、“怕引起社會不穩定”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法規與現實面前,顯然是十分站不住腳的。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費用貴過歐洲遊 阿爾泰旅遊費用飆升遭吐槽
五眼聯盟罕見警告中共招募西方軍事教練
【思想領袖】前總統:中共脅迫滲透南太島國
鑽石行業陷困境 為何中國是主因之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