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農品市場進入談判 兩岸都持新入會國待遇

標籤:

【大紀元2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二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本周許行「非農產品市場進入 (NAMA)」談判工作小組會議,台灣在會中強調「新入會國」已作重大承諾,應享有特殊待遇,中國也持相同立場,但美國、歐盟與日本等已開發會員國顯然不完全接受。

NAMA是杜哈回合的關鍵議題之一。由於台灣的發展程度及貿易表現,未來要適用開發中國家待遇可能有相當困難,因此,爭取新入會員國的特殊待遇是談判的主要訴求之一。與台灣同一時段入會的中國在這項議題上,與台灣立場一致。

目前世界貿易組織新入會員國包括台灣、中國、約旦等十四國,台灣在會中第一個發言表示,履行入會承諾後,台灣的約束稅項達百分之百,平均約束稅率為百分之四點八,比多數世貿組織會員國更為開放,對貿易自由化已有很大貢獻,未來在杜哈談判工業產品市場進入上,應給予特殊待遇。

克羅埃西亞、約旦等也表達同樣立場,中國在發言時更激烈的表示,中國入會時對取消非關稅障礙已作很大承諾,未來不能再作讓步。

根據目前現有的方案,新入會員國的特殊待遇有三個途徑:降稅公式中較大平均系數、較長的執行期、及緩衝期。

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在會中表示,他們可認同新入會員國的關切,也願意思考這個問題。但他們也指出,新入會員國的關稅結構、發展程度及貿易動力不完全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雖然並未點名中國,日本更提出商業現實的論點,得到歐盟的支持。據指出,中國已是全球第三大貿易國,現在又提出新入會員國特殊要求,許多會員國認為將構成更大貿易壓力。

也有會員國表示,他們加入世貿組織時間不長,為何這批新入會員國可享有特別待遇。

瑞士及新加坡則具體表示,他們寧願接受新入會員國可有較長的執行期或緩衝期,但不能採用不同降稅系數模式。

專家指出,對於新入會員國待遇的討論基本上仍是重申立場,並無具體進展。台灣代表團官員表示,透過新入會員國地位在杜哈談判中爭取有利結果是台灣的策略之一,未來仍將持續努力,爭取最大利益。

相關新聞
兩岸晶圓廠 走向合縱連橫
雙亞行程  極盡低調  兩岸守口如瓶
萊斯將在巴黎就大西洋兩岸關係發表重要演說
中國國航強調包機確飛經香港   未抄捷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