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

唐詩欣賞:次北固山下

【大紀元2月7日訊】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作者簡介】

王灣,洛陽(今屬河南)人,曾往來於吳、楚間,多有著述,《全唐詩》存其詩十首。

【字句淺釋】

解題:作者乘舟東行,在北固山下停留時,一路奇絕景物觸發奇妙情思,吟成這首唐詩中的千古名篇。次:旅行中停留。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以北,三面臨水。客:旅客,作者自稱。客路,即作者正在走著的路。青山:指北固山。海日:從海上初升的紅日。殘夜:即將過去的夜晚。江春:江上景物所表現出的春意。舊年:過去的年頭,這裏指即將過去的年頭。鄉書:寫給家鄉親友的信。

【全詩串講】

我的道路,直達青山外面;

我的航船,泛著綠水向前。

潮漲水平,兩岸視野開闊;

河直風順,一帆和風高懸。

海日初升,朝陽生於殘夜;

春意萌動,新景入主舊年。

寄捨友,鄉書帶到何處?

洛陽家中,煩請代勞歸雁!

【言外之意】

在這首千古名作中,第三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膾炙人口,被譽為“妙絕千古”。作者以“日”和“春”象徵新生的、即將到來的美好事物,又以“生”字和“入”字把它們擬人化,賦予它們意志和情思。於是無須說理,只以景物、節令的描述就足以給人自然的理趣,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以蓬勃向上、氣息清新的藝術形象,給人以積極的鼓舞的力量。

美麗的海日誕生於黑暗的殘夜中,但終將驅走殘夜的黑暗而給人光明;

萌動的春意顯現於殘餘的舊年裏,卻已經入主舊年的殘餘而示人美好。

除了上述千古名句外,詩中其它句子也出手不凡。比如第二聯中“潮平兩岸闊”,寫春潮高漲後,河面似與岸平,視野驟然開闊,給人氣度恢宏之感;“風正一帆懸”則妙在煉字:一個“正”字、一個“懸”字,不僅有“風順”、“和風”的含義,而且隱含著河流平直、波平浪靜的內涵,因此產生了“以小景傳大景之神”的奇妙作用。這一聯意象優美,手法高妙,堪與第三聯相配。

詩中首聯和尾聯遙相呼應,使身在飄泊羈旅中的讀者,特別能感受到古人借雁傳書的鄉思愁緒,容易引起自己的思家情懷。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