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2月7日訊】

**美國貿易及預算雙赤字可望縮減
在倫敦集會的七大工業國的財政部長們,不斷地警告美國雙赤字持續擴大,將會威脅全球經濟穩定。不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表示,美元已經連續二年走貶,在這段期間之內,許多向美國出口的企業,還能夠忍受微薄的利潤,所以導致美國赤字調整過程緩慢,但是如果美元再更進一步走貶的話,向美國出口的企業,將不再選擇接受利潤進一步的縮減,在此同時,美元貶值將有利於未來美國的出口,美國出口商的利潤預期將逐漸增加,而貿易赤字也會跟著調整。葛林斯班認為,「市場力」可望協助美國縮減經常帳赤字。

**G-7國家須加速經濟成長
主管國際事務的美國財政部次長泰勒表示,美國政府削減預算赤字,以及歐洲和亞洲政府採取促進成長和擴大匯率彈性的政策,攸關著全球的經濟健全。泰勒進一步表示,美國在這次七大工業國財政部長和央行總裁會議的目標,就是敦促全球經濟加速成長,他指出,如果中國結束過去10年以來人民幣固定美元的匯制,加上歐洲勞工法令的鬆綁,以及美國預算赤字縮減,將會有助於G7成員國刺激成長。

**波音獲得21億美元新訂單
世界第二大商用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表示,公司接獲亞洲最大民航公司日本航空公司和衣索匹亞航空公司購買737和787型飛機訂單,價值達21億美元。

**美國1月新增就業人數14.6萬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顯示,美國1月新增就業人數達到14萬6千人,不過,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1月的失業率則降到5.2%,創下三年來的最低,因為找工作的人減少了。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美國自從2001年起的高失業率,如今已經逐漸回復到正常水準。

**美國簽證核發趨嚴不利企業徵才
英國金融時報轉述奇異集團董事長談話表示,如果美國採取更嚴格的保護政策,將入境或移民美國的門檻設得越高,就會降低世界各國優秀人才赴美留學的意願,而美國境內的工作機會,移往境外的情況就會越嚴重,所以美國現行的簽證核發規定對於企業徵才相當不利,應該謀求改善之道,美國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茲也有相同的看法。

**今年中國貿易逆差將縮小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官員表示,2005年中國的對外貿易,仍然會維持順差的格局,但是幅度將由去年的3百20億美元,縮小為1百50億美元,同時可能在今年初的單一月份裡,出現貿易逆差。他預測,今年中國的出口金額將突破7仟億美元,成長20%,進口金額6仟8佰50億美元,成長23%。他認為在電力供應得到舒緩的情況下,2005年的出口潛力依然強勁。

**中國武漢鋼鐵將與南韓鋼鐵廠合作
經濟觀察報報導,中國第三大鋼鐵廠武漢鋼鐵將和南韓浦項鋼鐵合作,在廣西省建造年產量1千萬噸的新廠。報導中說,中國第一大鋼鐵廠上海寶山鋼鐵集團,也計劃和日本最大的新日本製鐵公司,在廣東省展開合作。不過針對武漢鋼鐵和上海寶鋼的這兩項建廠方案,中國當局可能只會批准其中之一。

**中國財政部核准基金為股市護盤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行的中國經營報報導,中國為了要防止上海綜合指數,跌破1千2百點大關,以及深圳綜合指數,打破3百點的關卡,中國財政部,已經核准一支規模達到5百億人民幣的政府基金,希望為中國大陸的股市護盤。消息傳出,使得投資人預期政府將採取護盤的政策,上海和深圳指數,上週分別上漲了4.6%和2.06%。

**中國城市地價去年上漲6%
香港大公報報導,中國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共同公布,在中國的51個大型和中型城市當中,2004年的綜合地價水平,達到每平方公尺1千1百98元人民幣,比2003年增長了6.08%。其中以大陸東南區域的地價水平最高,每平方公尺為1千6百21元;西北區域的水平最低,只有7百77元;而中南部、西南部和東北區域的地價增長率,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北京和天津兩地,每平方公尺的綜合地價是2千09元,仍然繼續處於高水位。

**中歐黃曆新年後 將談智慧財產權問題
中新網引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和歐盟將在黃曆新年過後,洽談智慧財產權等問題,中國希望最終能夠獲得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報導中引述歐盟海關的統計,二00三年歐盟查獲及沒收的盜版和偽冒產品,有相當的比例來自中國。這不但反映了中國巨大的出口量,也反映了侵犯智慧財產權現象的嚴重性。在二00四年六月,歐盟排除了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可能性。因為歐盟認為,中國應該優先改善保護智慧產權等問題。

**台塑集團高獲利 雄距塑化股股王
台灣石化業龍頭台塑集團,估計去年的獲利金額高達新台幣1千6百億元以上,比前年成長了將近6成。高額的獲利,也讓台塑集團長期雄踞塑化股股王的地位。預估今年在石化業景氣仍然相對處於高峰,台塑集團的成員台塑和台化,計畫將再增加產能;南亞的平均產品售價也將提高,可望帶動營收成長;而去年獲利高達新台幣5百億元以上的台塑石化,也將為分別持股32%、26%、28%的台塑、南亞、台化,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台塑集團今年仍然是市場矚目的焦點。

**台灣新內閣經濟政策 關鍵在執行力
由前任高雄市長謝長廷組成的台灣新內閣已經啟動,學術界對於新內閣也有許多期許。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吳榮義表示,前任行政院長游錫堃任內,推動了包括新十大建設等許多不錯的政策,新內閣的成績好壞,關鍵就在於執行力。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認為,謝內閣表示將促進朝野協商以創造雙贏,符合了社會的期盼,而人民更關心是經濟生活的安定和提升。而對於科技產業的發展計畫,則是必須妥善處理的課題。調查顯示,民眾期待新內閣定位為協商內閣,並以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作為最優先的政策。

**Sharp擬收購Fujitsu LCD事業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全球第六大的液晶面板廠商日本夏普,在1970年代獨領液晶面板技術風騷之後,目前正和日本富士通洽談,計畫收購液晶面板事業超過一半的股權,希望可以迎頭趕上南韓的三星電子和台灣的友達等面板大廠,不過並沒有透露相關的細節。夏普也計畫興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工廠,預計投資1千5百億日圓興建第八代廠,40吋液晶螢幕的產量,至少將增加一倍,這座新廠預定在2006年10月以前投入生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美一月五日財經要聞
一月六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十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