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力和蒼白 賈樟柯的《世界》到底為誰而拍?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15日訊】(據中華網4月15日報導)對於一件事、一個人或是一部作品,我們給予的關注往往要遠比它本來應該達到的程度大得多,而導致的結果是全都堵在週邊,一邊吆喝一邊看熱鬧。《世界》所背負的使命要遠遠比它作為一部電影本身沉重得多。
  
我在電影院裏觀看《世界》的感受是,它並沒有像那些對賈樟柯首次正式公開亮相作品寄予厚望的影評人所說的那麼爛,至少在不少細節上,《世界》還是帶來了某些諷刺和無奈夾雜的快感。但從《世界》所延續的賈樟柯作品一貫的小人物生存困境的母題來說,《世界》並沒有超越他以前的作品,甚至露出了一絲難以為繼的疲態。

《小武》的純粹、《站臺》的感情、《任逍遙》的迷茫,這些賈樟柯作品最寶貴的特質與情緒在《世界》裏都顯得相對含糊,這或多或少是由於對商業因素的妥協而造成的。這或許就暴露出賈樟柯的弱點,他所試圖用Flash的手段想要討好的年輕觀眾,最失望的也正是他這種妥協的態度。
  
但我從《世界》無力和蒼白的一面所看到的,是賈樟柯電影觀和世界觀的局限性。這或許是他從地下到地上,從被舞臺需要到需要舞臺這個過程裏必然的一個結果。《世界》說的是那些終於從小城走出來的年輕人,但他們的困境並沒有改變,甚至更加迷失在城市的光怪陸離中,乃至被漸漸吞噬。

但是賈樟柯對題材的重視超過了他對個人命運的透視,你在他的作品裏反復看到的是民工或是小城居民的生存困境,他的主人公在不斷想像自己階層之外的生活,“飛機上坐的都是些什麼人呢?”

如果說賈樟柯因為本人的經歷而能跳出來看到他原本屬於的小城那些年輕人的困境,但他卻沒能跳得更遠看到“飛機上的那些人”其實一樣有他們的困境,第六代導演中最有大師相的賈樟柯在他最受矚目的作品《世界》中,並沒有表現出更遠大的目光和寬闊胸襟,還是一步步局限在他的小城裏,表現著他被輕視的縣城兄弟的可憐命運,並且將他們的命運歸咎於他們所處的階層。
  
看完《世界》坐地鐵回家,對面一對中年夫婦在地鐵上酣睡,男的留著一點絡腮胡,看上去很精壯,而女的則完全描述不出任何特點,手邊放著一小袋看上去是食品的東西,大概是帶回去給孩子吃的,他們相互依靠著。當地鐵靠站時,男的忽然醒來“都到天安門東了”?女的則埋怨他亂動,地鐵開起來,他們又沉沉睡去,我甚至聽到了鼾聲。很賈樟柯電影的一幕。

但我想,他們絕不會到電影院裏去看《世界》。那賈樟柯的電影到底是為誰而拍的呢?為民工?還是“飛機上的人”?還是為了他自己?這或許是賈樟柯本人和媒體都應該好好思考的一個問題。(法制晚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國真實電影節於本月4日開幕 賈樟柯任評委
賈樟柯勇奪金伯爵 《世界》又在西班牙奪兩獎
賈樟柯:我從不向商業妥協
賈樟柯操刀作詞 趙濤演繹電影《世界》插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