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福:日中共同研究歷史是建設性提議

標籤:

【大紀元4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二十日專電)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十九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日本與中國之間升高緊張關係,對任何一方都沒有益處。日本與中國對歷史確實有不同的看法,日本外相提議日中兩國共同研究歷史,似乎是一種建設性的意見。

以下是薛瑞福接受美國之音的問答內容:

問:中國民間的反日浪潮造成中日兩國關係緊張,中國外長李肇星和日本外相町村信孝的會談沒有取得實質結果。李肇星不願對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及領事館遭受攻擊表示道歉。兩國因歷史教科書問題、釣魚台問題、涉台政策問題、開發東海石油、日本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問題,都觸及了中國民間的敏感神經。中國的網際網路和手機簡訊上都不斷出現抵制日貨的呼聲。您認為中日兩國的矛盾會惡化嗎?

答:這很難說。不過,我們希望中日雙方能有機會討論他們的分歧。我們的盟國和朋友都在等待兩國外長會談的外交結論。不過,看來雙方沒有完全化解怨恨,還要繼續努力,解決問題。我們鼓勵雙方解決衝突,因為目前的緊張局勢對任何一方都沒有益處。

問:日本不顧亞洲國家的反對,堅持修改教科書中有關侵華歷史的部分。中國抗議民眾砸毀日本汽車及日本外交設施的窗戶,還造成兩名日本人受傷。李肇星說沒有什麼可道歉的。兩國緊張態勢的確顯得很嚴峻。您覺得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中日兩國走出這種外交僵局,雙方應該怎麼做?

答:我們不希望看到緊張升高。日本外相似乎的確提出了兩國聯合研究歷史的倡議,這似乎是一種建設性的意見。中日在歷史問題上確實有不同的看法,聯合研究歷史應該說是一種富有建設性的提議。另一方面,我們認為中國有責任保護日本公民在中國的安全,保護日本駐中國的外交設施。不論是不是表示道歉,我們希望在示威中如果出現暴力導致有人受傷,中國政府應該對此承擔一定責任。建設性的舉動應該是兩國坐下來談判,而不是在北京、上海或其他城市那樣出現走上街頭的大規模示威。

問:在台海兩岸關係方面也有新的動作出現。臺灣在野的國民黨副主席到大陸訪問,一度成為兩岸媒體的焦點。雙方在農貿協作上達成了許多共識。國民黨主席連戰也將訪問大陸。臺灣藍色陣營在緊鑼密鼓地行動,可是臺灣執政的民進黨卻沒有什麼相關動作。您認為在這樣的局勢下,兩岸關係有沒有可能真正升溫呢?

問:我們認為,進行一些對話,任何形式的對話都比沒有對話要好。我們希望北京領導人和國民黨的對話能產生一些建設性的結果。但是如果要想真正使兩岸關係出現緩和,發生真正的變化,北京就必須和臺灣民選領導人打交道,最終和民進黨打交道。我們希望最近的發展不要導致臺灣島內政黨之間的更大分歧。

問:中國不久前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在兩岸都引起了強烈反響。您認為中國在兩岸關係的緩和方面作出過什麼積極的貢獻嗎?

答:北京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步驟。在今年初,我們看到新年前兩岸的包機直航,北京派代表到臺灣參加辜振甫的葬禮,開放臺灣南部農產品到大陸等,這些都是積極的舉動。不過我們感覺,所有這些積極措施都被反分裂法的非常消極的影響所掩蓋。他們還要作很多工作來消除被動的陰影。

問:在美中貿易關係方面,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一直是美國希望儘快解決的。您覺得中國會不會在短期內重估人民幣的幣值?

答:我們很難瞭解什麼時候中國會採取行動改變幣值。我們理解中國一直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也希望在匯率方面有更大的浮動性。我們一直鼓勵中國實行浮動匯率。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各個方面,從美國總統、國務卿到財政部長最近都表示希望儘快改變匯率,而不要再等待。根據我們的評估,中國應該立刻採取行動。在美中貿易方面,美國認為北京還有很多要做,變更人民幣的匯率是其中之一。

相關新聞
彰銀GDR落誰家 後天分曉?
日中關係緊張 衝擊全球經濟
日九州5.8級地震6人傷
RFA:高層力圖嚴密控制反日情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