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融整併應以提升競爭力為首要考量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二十三日電)隨著陳水扁總統指示今年底公股金融機構減為6家的期限逼近,近來行政院長謝長廷提出若公股與民股金融機構合併有困難,可往公股內部整併的思考方向。不過,學者認為,金融整併,國、內外資金、時間並非重點,競爭力提升才是關鍵。

陳總統去年在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會後宣示第二階段金改目標,希望以鼓勵合併與引進外資的方式,在九十四年底將公股金融機構從12家減為 6家,九十五年底以前將國內14家金控家數減半為7家,並設法促成至少1家金融機構由外資機構經營或在國外上市。

然而,12家公股金融機構,也就是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中央信託局、合庫、華南金控、第一金控、兆豐金控、彰化銀行、農民銀行、中小企銀、輸出入銀行與台灣土地開發公司;儘管這半年來合併聲四起,尤以近來若引進外資可減少公股家數、又可達成外資經營目標的彰銀最受矚目。但因遲遲未見成果且爭議備出,在立法院不斷引來在野黨的質疑。

日前謝長廷則表示,若公股與民營的合併難度頗大,可以公股內部整併為思考方向。財政部官員更接著肯定指出公股內部整併是目前正在積極進行的部分,很快就會有成果出來。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第二次金改應以開放的角度著眼,競爭力提升的目標才是關鍵。他說,第二次金改比第一次更為複雜困難,固然應給不同選項、訂出時間,但明確目標、提升競爭力比任何事都重要,否則大而不當的金控並無意義。

林向愷認為,不管是公股與民營合併或公股內部整併,都需看最後有沒有活化,成效是否彰顯。時間與家數是用來努力的目標,各界不應捨本逐末,忽略重點。

他進一步指出,公股金融機構民營化也一樣,提升競爭力才是目的所在。而且,事實上他認為,不需要一昧的將金融機構公股釋出,因為每個國家若政策需要配合時,還是需要可以指揮調度的金融機構。舉例來說,歐洲國家就有很多國營銀行。

輔仁大學貿金系暨金融所教授葉銀華也表示,二次金改不像第一次金改有內化的動機,進行上難度實在不小,所以,不應過份把焦點集中於時間或家數。舉例來說,就算金融機構總行因合併家數變少,分行家數沒變也沒用。

葉銀華也指出,二次金改就是為了提升競爭力,方向明確最重要,不要太執著那些方式、家數、時間,例如彰銀為了引進外資造成價格被殺低,實在是「情何以堪」。他說,要提升競爭力,「腦袋換了」最重要,例如中信金,雖然說是國內金融機構,但事實上,「比外資還外資」。他認為,彰銀當初還不如對海內外同時招標。

同樣的,如果公股內部進行整併,儘管理論上來說,競爭力提升的最後目標成功的可能性會相對較低,但妥協度會較高、工會也支持。葉銀華說,關鍵還是得看是誰去領導合併後的公股,整併後是不是能夠達成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