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廠首季獲利不佳 操作宜審慎因應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宏奇台北二十四日電)發光二極體 (LED)類股在投信及代操等本土資金,炒作併購案及景氣落底等題材下,今年以來出現4成以上的漲幅,但隨季報陸續公佈,獲利表現大都不如預期,加上訂單能見度不高,投資人在期待利空出盡之餘,操作上仍宜審慎因應。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目前全球高亮度 LED仍有 5成應用在行動設備領域,而彩色手機比重增加,進而刺激白光LED需求,是過去幾年高亮度LED市場成長的主要關鍵﹔但今年包括彩色機種在內的手機出貨量成長趨緩,全球LED市場將僅呈現溫和擴張。

就台灣 LED市場來看,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資訊服務推廣計畫 (ITIS)預估,今年台灣LED市場規模約新台幣 524億元,其中,高亮度藍光晶粒比重將自去年64%提高至7成以上,但年增率卻僅維持3成左右,較去年及前年明顯趨緩。

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儘管目前出現高亮度晶粒缺貨問題,但因台灣廠商的高亮度藍光 LED良率相對偏低,加上跨入門檻較高,只有一線大廠才有能力提供白光用藍光晶粒,預期今年台灣佔全球手機面板 LED產品比重,可望由 8%至10%,提升為15%至20%,對整體產業成長助益有限。

就個別公司來看,台灣最大 LED專業封裝廠億光電子,由於接獲來自韓國手機大廠的藍白光急單,3月營收回升至5.06億元的正常水準,法人預估第1季毛利率約27%,在提列匯兌損失後,每股稅後盈餘約0.8元,是表現相對穩健的公司。

另1家LED封裝廠宏齊科技,受到第1季產品價格走跌影響,毛利率下滑至23%,再加上認列轉投資公司減資損失,稅前盈餘僅997萬元,稅後盈餘579萬元,每股稅後盈餘0.05元,創下單季最低紀錄。

宏齊2月SMD(表面黏著型)LED出貨量僅1.2億顆,以設備產能3億顆計算,產能利用率僅40%,公司認為,由於第2季白光LED將進入大量出貨階段,產能利用率將回升至50%至60%,獲利及毛利率可望由谷底攀升。

上游磊晶片及晶粒廠晶元光電,第1季因藍光LED毛利不佳及四元產品出貨比重偏低,法人預估單季平均毛利率約20%,加上提列部分匯兌損失,每股稅前盈餘只有約0.2元;隨藍白光訂單逐漸回籠,法人預估晶電第2季營收可較第1季成長3成,毛利率回升至26%。

晶電今年的營運成長動力將來自於ITO (氧化銦錫)及OMA(高電流的四元LED)等兩項產品,其中, ITO在手機背光源及閃光燈的市場應用將持續走揚,而 OMA在光學滑鼠及戶外看板使用量增加下,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可達31.75億元,較去年略增8.8%,稅前盈餘4.19億元,較去年下滑31.9%,每股稅後盈餘約2.93元。

華上光電第1季因提列2000萬元LED晶粒跌價損失,稅前盈餘僅22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0.002元,遠低於市場預期,公司表示,第1季原就是LED產業淡季,預期第2季起業績可望逐漸回溫,回到去年第4季水準。

華上 3月起接獲日本Stanley追加訂單,使Stanley已超過安捷倫 (Agilent),成為華上最大客戶,由於本土市場需求超過預期,加上照明事業部自4月起開始貢獻營收,華上預期第2季營收可較第1季成長將近4成。940424



相關新聞
房企德信中國遭勒令清盤 股價跌逾6%
專家:房市去庫存政策難解中國開發商困境
香港甲級商廈空置率達九成 深圳低租金搶客
中國出口增長但進口大幅收縮 經濟前景不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