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與中國貿易三角習題 紡品爭端難解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紀錦玲華盛頓特稿)美國、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三角習題!曾經為了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美國與歐盟立場分歧;這回,為了對中國紡品設限,美國與歐盟又走在一起,炮口一致對準中國。

美國四月四日公布,由商務部主導的跨部會「美國紡織品協定執行委員會」(CITA)對中國七大類紡品展開貿易調查,為期三十天,最近即將有調查結果,業界矚目,美國是否可能對中國紡品進口設限。

歐盟則是今天公布,二十九日起將展開行動,調查中國九大類紡品,調查期六十天。業界一樣關切,歐盟是否對中國紡品實施配額限制。

美國、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摩擦最近急速升高,原因是中國紡織品大舉入侵,已經讓美歐勞工感到失業的威脅。

實施三十一年的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在今年一月一日廢止後,美國估計,來自中國的紡品進口,包括棉長褲、男女棉襯衫和內衣,進口數量激增,從三倍到十五倍不等。估計造成十八家紡織廠關閉,失去一萬七千多個工作機會。

歐洲方面,尤其以時裝業發達的法國、義大利為最,自今年初配額取消後,中國出口到歐盟某些成衣,數量成長五倍之多。這數量也讓歐洲紡織業勞工面臨失業。

歐盟要求中國,應將紡品出口成長控制在百分之七點五範圍內。但這要求與實際成長數字相差太遠。

面對歐盟調查行動,中國商務部警告,不要在紡品貿易上採取單邊行動,否則將影響雙邊的經貿關係。

世界貿易組織(WTO)也擔心,中國紡品貿易爭端,最後愈演愈烈,如果美歐一旦對中國紡品採取設限措施,雙邊的貿易摩擦勢必急劇升高,歐盟希望美、歐與中國之間能夠以談判解決。

曾經為了武器禁運,美國與法國立場互異,法國軍火工業想賣武器給中國,但美國擔心這高科技武器,最後會用來對付美國與西太平洋地區,因此極力反對歐盟對中國解除武禁。

若不是中國制定反分裂法,引起國際對中國「和平崛起」的疑慮,歐盟才暫緩解除武禁之議,否則美歐目前恐怕還在為這個議題爭議不休。

現在,為了中國紡品問題,美歐拋棄歧見,立場趨於一致,顯示國際關係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一面。


相關新聞
解決中國紡織品傾銷 歐盟立場一致
歐盟貿易部長支持對中國紡織品進口展開調查
法將要求歐盟緊急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口
歐盟要中共減少紡織品出口  否將實施配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