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最盛 無如咸陽——古城咸陽

中華古城系列(二)

楚筠 整理

標籤:

咸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它東鄰西安,北與甘肅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中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塞。
  
咸陽是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公元前250年,秦孝公就將國都遷咸陽。 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咸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秦王朝,使咸陽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而文明於世。
  
咸陽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是周、秦、漢、隋、唐等11個朝代的都城和京畿重地。 自古就有「咸陽宮闕都嵯峨,六國樓台絕綺羅」的繁榮景觀。
  
燦爛輝煌的歷史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人文景觀,全市有各類文物景點450多處,在咸陽的北上,座落著中國古代27個帝王及其皇親國戚、文臣武將的陵墓,共1135座,其中有漢、隋、唐帝王陵24座,陪葬墓256座,形成了十分壯觀的陵墓群,構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天然博物館,使咸陽成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著名的茂陵就是一例,茂陵封土為覆斗形,現存殘高46.5米,墓塚底部基邊長240米,陵園呈方形,邊長約420米。至今東、西、北三面的土闕猶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衛青、霍祛病、霍光、金日禪等人的墓葬。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此外,咸陽的古陵墓群中還有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合葬墓乾陵;極具氣勢的唐太宗昭陵和漢景帝陽陵。
  
咸陽的周圍也有很多歷史古蹟,著名的法門寺位於寶雞市扶風縣城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家名剎。始建於東漢,相傳印度的阿育王將佛祖舍利分送給各地,凡得舍利處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規模最大一處。在寺內具有千年曆史的唐代地宮中,珍藏著佛祖釋迦牟尼指骨舍利以及大批的唐代珍貴文物。
  
另一座著名的佛寺大佛寺位於彬縣城西十公里的清涼山腳下。於唐貞觀二年建寺, 原名慶壽寺,寺前有明鏡台,台上建有三層磚木結構的樓閣,高五十餘米,站在樓閣上可俯瞰寺前全景。全寺共有一百零七個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個佛龕,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
  
主窟大佛依巖跌坐,身高二十四米,造形雄偉、雕飾富麗,髮式作螺髻形,雍容端慶,耳垂披衣、袒胸、盤膝端坐在蓮座上,體態自然豐滿,頗顯唐代風格。被譽為陝西和絲綢之路第一大佛。主窟兩則有千佛洞、羅漢洞等。
  
「秦地最盛 無如咸陽 披山帶河 金城千里 可定王業」這句古語真實的刻劃出咸陽的歷史文化。
  
(參考資料: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帝堯的封地——古城平遙
布拉格跨年遊 看古老建築、逛聖誕集市
見證百年風華 東京原宿木造車站走入歷史
【傳統文化】劉將軍欺侮神靈 遭暴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