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持強硬姿態 要中國改變匯率

標籤:

【大紀元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紫林編譯) 美聯社5月8日華盛頓報導,布什政府兩年的暗中外交未能說服中國改變其貨幣政策,因而美國現在把語調升高,甚至拉了金融界的重量級人物如聯邦儲蓄會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來幫忙。

評論家認為要使中國放棄現行政策需採取更多的行動,而不能僅僅靠談判。他們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導致了過去五年來美國急速上升的貿易赤字和近三百萬美國製造業工作的丟失。

從1994年起,中國把它的貨幣,人民幣元,和美元的匯率限制在狹窄的範圍內,即8.28人民幣元能買$1美元。

美國製造商說該政策低估了人民幣元的價值達百分之四十。疲軟的人民幣元使中國貨在美國更便宜而美國貨在中國更貴。

美國政府曾希望它從2003年開始的外交努力能說服北京讓人民幣元隨市場浮動。美國官員也曾說他們能理解北京需要時間來準備這樣的轉變。

但是,美國政府上月突然換用了強硬的辭令。財政部長斯諾(John Snow)公開宣稱美國現在認為中國現已作好所有必需的準備,能馬上轉向靈活匯率。

格林斯潘支持上述說法,他對一國會委員會說中國的現行政策對中國經濟是一個越來越大的威脅,這個威脅包括更高的通貨膨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也持相同的觀點。

反對緩慢漸進的評論家引用美國貿易赤字導致的政治影響來解釋美國政府策略的改變。去年貿易赤字達到創記錄的$6170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赤字為$162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對一國赤字的最高紀錄。

貿易專家相信,美國紡織和其它產品製造商正面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大量湧進,今年對中國貿易的不平衡能達$2400億美元。

參議院上月投票以意外的多數,67-33,允許就一提案進行表決。該提案要向中國進口商品征收27.5%的全面關稅,除非中國改變其貨幣政策。

美國政府的舉動,使全球貨幣市場都在謠傳中國已到了使其貨幣升值的邊緣。

上周財政部說中國中央銀行的官方代表團周一將在華盛頓和財政部討論改成浮動匯率的技術問題。這條消息引起猜測。

財政部官員試圖壓低對中國能在周一宣布改變政策的期望。周五斯諾明確表示華盛頓急於看到變化。
斯諾在CNBC 的採訪中說「他們已答應轉向浮動匯率…我希望他們會很快行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民幣戰美元 老百姓買單
日本間接促人民幣升值[15:36]
增持台幣星幣 可降低風險
人民幣匯率 彰銀預測 升幅不會太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