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動亂 中美涉足中亞情勢再受關注

標籤:

【大紀元5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彥台北特稿)繼中亞國家吉爾吉斯三月「檸檬革命」後,烏茲別克五月十三日也發生動亂,學者認為以烏國總統卡里莫夫的政治聲望和強權領導,可望迅速平息,中國和美國也將持續關注。畢竟中亞五國實為一體,烏國單一的局勢變化可能攸關兩國的整體佈局。

中國日報網援引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辦公室的消息說,烏國東部城市安集延市發生的武裝衝突至少已經造成九人死亡,三十四人受傷,當局正與同武裝人員進行談判,烏國防部也已在首都塔什干對這起騷亂舉行緊急會議

清雲科技大學中亞所所長傅仁坤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這次動亂的根源應是社會問題累積引爆,但只是「茶壺裡的風暴」,不至於演變成吉爾吉斯總統阿卡耶夫倉促外逃的窘境。

他解釋,烏、吉兩國的政治情勢及領導人背景懸殊,最大的差異在於吉國總統阿卡耶夫為學者從政,不具蘇聯時期任何共黨職務,也不受共黨人士支持。

反之,卡里莫夫於蘇聯時代即為烏國的共黨總書記,一九九二烏國獨立後當上總統,無論是國人對他的支持度,或是他對中央部會、社會的管控均是「有為有守」,他透過公民選舉延長至任期二○○六年,支持度可見一斑。

傅仁坤說,不過,卡里莫夫雖然具有前蘇聯共黨幹部背景,但中亞五國與俄羅斯有不同立場時有摩擦中,卻以烏茲別克最為嚴重,原因自是不脫利益因素,此外也與前蘇聯時代起,美國拉攏烏茲別克以削弱蘇聯在中亞的影響力有關。

烏茲別克的重要性包括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及對他國的牽動性。地理位置方面,烏國位於中亞腹地,南倚阿富汗,北部和東北與哈薩克接壤,東部、東南與吉爾吉斯及塔吉克相連,西與土庫曼毗鄰。

烏國的自然資源以戰略角度而言更受矚目,且為外國勢力涉足的主因。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等,光是已經探明的各類礦藏儲量價值就高達三兆美元,黃金儲量居世界第五,其餘如銀、銅、鉛、鋅、鎢及等礦石均產能驚人。

烏茲別克的國土面積排名中亞第二,人口兩千五百萬人,但生產力居中亞之冠,哈薩克與它競逐中亞龍頭的態度鮮明,加上西方國家大多「偏愛」哈薩克,卻在無形中給了中國可趁之機,透過上海合作組織結盟、貿易等方式極盡拉攏。

其實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國未與烏茲別克毗鄰,可是,烏國向為阿富汗的北方「靠山」,它的影響力當然被中國視為向中東延伸勢力的跳板。

此外,烏國的能源也是一大誘因。兩年前的統計資料顯示,烏國石油預測儲量達五十三億噸,天然氣儲量兩兆四千兩百九十億立方公尺,加上中亞五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概念,中國當然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相形之下,美國對中國意圖瓜分中亞勢力自是如芒在背,去年起已積極重新思量如何佈局,而明年烏茲別克、塔吉克、哈薩克三國都將舉行總統大選,屆時也將是中、美在中亞的著力點。

不過,烏國總統卡里莫夫曾說,在推展西方經濟自由化前,應有的作法正如新房未蓋好前,不拆舊屋。這段話其實也可推演反映烏國等中亞國家的相同思考,亦即不必急於接受外國的觀點甚至「援助」,本身的主體意識及基礎穩固後再做盤算也不遲。

相關新聞
南韓總統盧武鉉將出訪俄羅斯與烏茲別克
快訊:烏茲別克斯坦劫獄發生槍戰
烏茲別克叛亂分子攻佔城市 釋二千犯人
烏茲別克東部暴動  已造成9死34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