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連宋“送大禮” 中南海損害大陸人民利益

陳勁松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18日訊】今年5月16日﹐33噸台灣水果運抵福州﹐這首批16種台灣水果的到來﹐標誌着台灣水果正式進入大陸市場。據說﹐這是為了落實“胡連會”協議﹐大陸方面積極推動的“成果”之一。

然而﹐大陸農產品市場﹐在“改革開放”後﹐已經深蒙負面影響。尤其中國加入WTO之後﹐靠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外國廉價農產品﹐不斷進入中國﹐極大地衝擊着仍然靠刀耕火種之原始方式生產的﹑成本居高不下的中國農產品。中國農民的利益﹐因而受到直接危害。而眾所週知的是﹐9億農民﹐恰恰是中國最大的弱勢群體﹐承受着最大的社會不公。單方面嚮台灣開放農產品市場﹐固然有利於台灣農民﹐卻嚴重損害了大陸農民。

形成這種局面﹐有雙向成因﹕一方面﹐台灣的連戰﹑宋楚瑜到訪﹐目的在於拉抬他們各自在台灣的民意支持度﹐為各自所在的國民黨﹑親民黨贏得選票﹐因而以攸關台灣民眾利益的事項為出發點﹐與大陸方面討價還價﹔另一方面﹐大陸的胡錦濤等人﹐為了實現拉攏台灣藍派﹑分化台灣朝野之目的﹐不惜犧牲大陸民眾的利益﹐“量中華之物力”﹐討連宋之歡心。

事實上﹐豈止農產品一項﹐中南海向連戰﹑宋楚瑜所送的每一項“大禮”﹐幾乎都以大陸人民的利益為代價。比如﹐中南海向連戰送的三項大禮﹕其一﹐“贈送一對大熊貓。”且不說其中是否違反有關動物贈送和保護的國際公約﹐大熊貓本身是大陸獨存的珍貴稀有動物﹐台灣未必具備大熊貓的生存條件﹐倉促決定﹐風險極大﹔其二﹐“擴大開放台灣水果准入﹐並對其中10余種水果實行零關稅。”那麼﹐大陸的水果呢﹖為什麼不能對等地﹑零關稅地進入台灣呢﹖其三﹐“開放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實際上﹐誰都知道﹐花得起錢和能去台灣旅遊的﹐不過就是大陸的貪官和奸商罷了﹐公費旅遊﹐慷國家之慨﹐順便派去一大批特務﹐揮霍的﹐無非都是大陸老百姓的血汗錢。

又比如﹐中南海向宋楚瑜送的三項大禮﹕其一﹐“進一步為台灣居民入出境提供便利。”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南海將許多批評他們的大陸居民﹐拒之于國門之外。如此的“祖國”概念﹐泄露出多少專橫和偽善﹗其二﹐“對在高等院校就讀的台灣學生按照大陸學生標準同等收費。”反觀進城打工的大陸民工及其家屬﹐一直面臨包括高額學費在內的大量不平等收費。他們的孩子上學﹐要付更多的學費﹔全家居住﹐要付更多的管理費﹔家人看病﹐要付更多的醫療費﹔等等。其三﹐“逐步放寬台灣同胞在大陸就業的條件。”毫無疑問﹐在大陸本身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此舉將直接加劇大陸民眾的失業﹐尤其加劇大陸大學生的失業﹐導致更多的大陸大學生﹐一畢業﹐就面臨就業難的尷尬。

不論是“胡連會”還是“胡宋會”﹐大陸人民的利益都不是雙方的“選項”﹐甚至不在雙方的考慮之中﹐這正是大陸人民的莫大悲哀。這恰恰從一個側面﹐折射了兩岸的制度差異。台灣和大陸﹐制度各異﹐前者民主﹐後者專制。連宋出訪﹐必須處處顧及台灣人民的現實利益﹐而胡錦濤等人迎賓﹐則完全可以忽視大陸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只需我行我素。

除此之外﹐連宋兩人訪問大陸的表現﹐也與外界的預期相反﹐他們毫不關心大陸人民的疾苦﹐閉口不提民主﹑人權﹐卻一味給大陸共產黨唱讚歌﹐表現的﹐不過是政客的短視。這證明﹐他們的出訪﹐既不是為了“和平統一”﹐更不是為了“普世價值”﹐他們的眼界﹐仍然局限於台灣島內﹐為了換取一時的好處﹐為了撈取眼前的政治利益﹐不惜出賣理想和原則。

胡錦濤等人向連宋送禮﹐屬私相授受﹐形同“行賄”。至為可悲的是﹐中南海處心積慮﹐換來的﹐恐怕也只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因為﹐就在台灣藍派媒體大量釋放所謂“連宋支持度節節上揚”的“民意測驗”下﹐台灣的“任務型國代選舉”揭曉﹕綠營大勝﹐藍營大敗﹐宋楚瑜的親民黨甚至出現泡沫化趨勢。足見﹕中南海向連宋接二連三地“送大禮”﹐並沒有改變台灣的政治格局﹐台灣“本土派”反而獲得繼續成長的空間。大陸媒體的熱烈炒作﹐也並沒有在台灣島內真正形成所謂“大陸熱”﹐至多不過在大陸內部颳起一陣“台灣風”罷了。還是那句老話﹕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5/17/05 自由亞洲電臺)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勁松:閹割歷史——中共之能事
中印關係﹕前景並不看好
陳勁松:中國煤炭——最黑暗的產業
陳勁松:中美關係趨於冷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