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升跌 老百姓總虧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涵綜合報道)面對將於6月1日實施的中共七部委房地產新政策,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房地產價格在經歷了令溫家寶憂心的持續上漲後,開始出現下跌。令中國老百姓無奈的是無論房價漲跌,他們總是虧損的一方。

*房價漲 百姓虧

據統計,2004年中國房價上漲了10.8%,2005年第一季度的全國房價又漲了12.5%。而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比上年增長7.7%。暴漲的房價使中國地產富豪在所有行業中獲得了最高的財富增長。2005年《新財富》富人榜中,房地產業富人的財富達1363.9億元。

與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通過賣地和開發獲得暴利相對的是,中國老百姓不得不為畸高的房價買單。在上海市,2003年以前,7000元以上的就是高價房,而現在,卻只是中低價房。2004年上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683元,而上海平均房價達 8627元,也就是說,買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上海老百姓不吃不喝也要供41年。

房價飛漲還在相當程度上阻礙著中國建築技術進步。建設部數據顯示,中國現有建築中95%達不到節能標準,而有關人員預計,如果城鎮建築都達到節能標準,到2020年每年可節約3.35億噸標準煤,或減少8000萬千瓦時空調高峰負荷,相當於每年節省電力投資約1萬億元。

由於中國大量住房由炒家掌控,只為投機炒作而非居住,故根本不會關心是否節能。而房地產開發商為迎合炒作,也大玩花俏的概念,對建築的內在質量關心甚少,興建了很多外表豪華、密度高得驚人,並因趕工期而偷工減料的垃圾房,就相當於股市裡的垃圾股,沒有內在質量,僅憑概念興風作浪,貽害無窮。

*房價跌 百姓虧

5月11日北京七部委聯合出台了抑制炒地、炒房的新政策後,上海樓市出現突擊拋盤現象,樓價開始「跳水」。中原上海地產公司的主要營業網點收受的二手房賣家委託量急劇上升30%,在浦東、長寧等地區的二手房市場,個別物業在一夜之間降價30萬元。

房價的下跌除了使前期拿出多年積蓄貸款購房的老百姓的不動產財富縮水外,還大大增加了中國壞賬巨大的銀行體系的風險。5月18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在《財富》論壇專題討論會「中國銀行業改革近況」上承認,2003年中國的銀行能夠達到全球標準的資金只有0.5%,到2006年底之前,80%的銀行將達到巴塞爾協議所要求的8%的資本充足率標準,從而解決資不抵債的問題」。換句話說,目前中國銀行業絕大部分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況。

從已有數據表明,截至2004年4月,中國房地產開發已投資約8800億元人民幣,其中銀行貸款佔了7200億元。而且從全國金融機構17萬億人民幣貸款中,超過50%以上的貸款都是以房產作為抵押的。顯而易見,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銀行壞賬急速上升,從而導致金融危機。

在劉明康披露中國銀行業資本實情的同一天,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羅德曼出示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銀行可能會在過去貸款翻番的同時,增加了1.4萬億人民幣左右的新增的不良資產。他據此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可能像征著銀行系統的其他一些問題。

*中國百姓應對房價之道

摩根斯坦利亞洲經濟學家謝國忠撰文分析認為,在中國,房屋建築成本實際上相對很低,高樓的建築費用大約為1000RMB/平方米,相關的基本建設大概為500RMB/平方米。超出以上建築費用和基本建設費用的來自土地價格,或者稅收和發展商的利潤。在中國,政府控制了整個價值鏈,房地產價格過高,實際上老百姓相當於付了很多錢給官商利益集團。

4月30日,北美著名財經、政治評論家凌峰在參加多倫多聲援國內百萬民眾退出中共的集會中建議,國內老百姓將手中的人民幣資產兌換成美元,以應對國內股市暴跌、物價高漲、銀行壞賬等各種金融風險。凌峰說,「國內那些先知先覺的官員都是這麼干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超越中國成東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 PPI連續20月緊縮
金價持續走強 黃金增產卻日益艱難
房企德信中國遭勒令清盤 股價跌逾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