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國共兩黨建立溝通平台 解決兩岸問題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2日報導】馬英九專訪系列報導之四(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二十二日電)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台北市長馬英九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若當選黨主席,未來將依循國民黨主席連戰日前訪問中國,與中共建立黨對黨的定期溝通平台,指定專人前往解決兩岸問題;他也預期,未來兩岸關係應較過去緩和。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七月十六日投票,中國重慶市最近邀請馬英九等八位台灣縣市首長,十月前往參加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因此,馬英九十月若前往中國,可能同時兼具黨主席與市長身份。

對此,馬英九表示:由於亞太城市市長峰會性質是城市交流會議,他僅能以市長身份,不能以黨主席身份參加,但他尚未決定是否出席;另外,連戰日前前往中國,已與中共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指定專人前往即可,不一定要由他親自到中國,才能解決兩岸問題。

馬英九也指出:國民黨是在野黨,許多技術面問題仍需執政黨接續實踐,才能達成目標,「絕對不是我去答應什麼事,回來就可以做」;不過,他認為,連戰這次與中國討論的議題範圍已經很廣,這種趨勢下,未來兩岸關係應較過去緩和。

他認為:陳水扁總統也希望找到一個兩岸關係的著力點,不希望未來三年任期讓兩岸關係空轉;事實上,他近來深入各鄉鎮進行黨主席「請益懇託之旅」,各地對農產品銷往中國和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有很深的期待,因為台灣農業加入WTO後,有些部門確實遇到困難,如果部分農村人力轉移到旅遊、餐飲等服務業,將是不錯的轉變。

馬英九說:『中國的共產主義已愈來愈模糊,與台灣的傳統認知很不一樣,兩岸關係發展迄今,若還要將對岸「當死敵看待」,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觸碰兩岸議題,敵我分明、涇渭分明,但兩岸交流其實對雙方都有好處,無論經貿、文化甚至軍事,未來都可交流,藉由雙方「存同求異」,避免擦槍走火。』

他表示:兩岸應有更大的包容力和更高的智慧,以非武方式解決雙方歧見,台灣應以智取,讓對岸沒有理由動武,認為不動武對他較有利,利用這個過程,得到發展機會,才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健全道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