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推進現場 老牌主播庫佩爾告別觀眾

標籤:

【大紀元5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特稿)又一個老牌質感新聞節目即將夭折,又一個老牌權威主播即將揮別觀眾,在有線電視重視主持人臨場機鋒與性喜製作高知名度受訪者現場新聞的潮流下,收視率打敗使命感,主持美國ABC電視網「夜線」節目二十五年的資深電視記者泰德.庫佩爾終於決定告別主播檯。

在美國ABC電視網主持「夜線」(Nightline)節目二十五年的資深電視記者泰德.庫佩爾三月下旬向他已服務了四十二年的公司表達倦勤之意,在今年十二月四日合約期滿就不再續約。

庫佩爾是美國三大無線電視網自去年以來相繼求去的資深新聞節目主持人之一。去年知名的新聞訪談節目主持人芭芭拉.華特絲離開了在ABC主持多年的「20/20」節目,湯姆.博考不再主持NBC的夜間新聞,丹.拉瑟也在今年年初離開CBS晚間新聞的播報台。雖然ABC新聞部的負責人表示會全力挽留,泰德辭意甚堅。他認為,有太多新的壓力和新的理由促使「夜線」和ABC改變方向。

一九八○年三月由庫佩爾製作主持的「夜線」首播。這個預錄的新聞訪談節目在一九八○年代及一九九○年代曾領導新聞訪談節目的風潮,不過,最近幾年它的收視率卻一直走下坡。目前「夜線」的收視率大約是七個百分點(約有三百七十萬觀眾),比起十年前的收視率下滑了不只四十個百分點。同一時段另外兩家無線電視網的節目—大衛.賴特曼在CBS主持的「午夜秀」(Late Show)收視率比「夜線」高出二十個百分點,而傑.雷諾Jay Leno在NBC主持的「今夜」(Tonight Show)的收視率比「夜線」更高出百分之三十七。

賴特曼和雷諾的節目也有訪談,不過,只是主持人與受訪者的一問一答,不似庫佩爾預先錄製的訪談會稍做剪輯,甚至加一些背景說明。賴特曼和雷諾訪談的形式也帶點娛樂性,所以「脫口秀」的味道重於新聞報導。二○○二年三月間曾傳出ABC向CBS挖角,希望讓賴特曼取代庫佩爾主持夜間的重頭戲。挖角的計劃沒成功,「夜線」仍在晚間撐大樑,不過,庫佩爾難免耿耿於懷。他曾經批評:「在帝王的年代,國王身邊有傻子和弄臣。現在電視網總裁有新聞主播。」應該是目睹電視的發展有感而發。

「夜線」在收視率上的困境,其實是美國無線電視網面對愈來愈蓬勃的有線電視及網路新聞競爭的必然結果。八○年代美國的三大無線電視網的夜間新聞可掌握百分之七十三的夜間新聞收看者,目前他們在這個時段的收視率總和只有百分之二十八。

由Pew Charitable Trusts贊助Project forExcellence in Journalism的研究顯示,三大無線電視網正面臨最大的轉折點。為了收視率和經營利潤的考慮,他們不得不效法有線電視台現場轉播的新聞製播方向。預先編錄的節目和現場轉播的方式最大的區別是記者報導的模式和內容的取捨。研究報告顯示,現場直播吸引觀眾的最大賣點除了主持人的機鋒,還有受訪者的知名度,訪談的主題和新聞事件的本事有時反而未必是節目訴求的重點。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針對以現場直播為新聞播報方向的有線電視所做的調查顯示,有線電視台的新聞比起全國性的三大無線電視網新聞,就內容而言,顯然比較薄弱,甚至傾向於只取單方面的資訊來源。

紐約的非營利新聞研究機構「傳播中心」最近邀請了幾位傳播界人士座談美國媒體的報導方向及財團併購媒體造成的衝擊。與會人士也談到了美國電視新聞內容在激烈競爭之下反而每下愈況。News AmericaIncorporation的媒體顧問艾倫.亞格瑞斯就指出,在三大無線電視網全盛的時代,電視台的新聞節目還比較有使命感,會製播不計收視率卻在乎內涵的紀錄片和深度報導;有線電視台堅信觀眾傾向現場新聞,所以會全程轉播麥可.傑克森的官司,鉅細無遺地報導他的衣著及一舉一動,只為滿足觀眾的好奇心。

媒體觀察組織Fair & Accuracy in Reporting的分析家彼得.哈特認為,電視台偏重現場新聞的另一個理由是節省開銷。他表示,有觀眾想看(want to know)的新聞和觀眾必須看(need to know)的新聞。電視台製播新聞在兩者之間取決,基於收視率的考量,目前的趨勢是傾向製播他們認為觀眾想看的新聞。此外,由於擁有有線電視台的企業是上市公司,為了利潤考量,公司執事者除了要面對收視率競爭,還要節省開支,才符合投資人的期望。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專業的決策角色可能會愈來愈淡。

紐約公共廣播電台每週的媒體觀察節目主持人布魯克.葛娜德史東指出,過去幾年媒體市場變化很大,如雨後春筍般遍布各地的有線電視台使得顯得老大的無線電視網競爭得非常辛苦。她表示,網路時代的來臨也改變了電子媒體的版圖。雖然網路還不能取代電視,但是,這個新世代的媒體加速度的發展不容忽視。

新世代的觀眾如果習慣了速食,未必在乎精心烹調的東西。曾有媒體人批評:千篇一律的現場直播新聞讓人「看得愈多,知道的愈少」(The more we watch,the less we know.)也許批評得過於嚴苛,不過,卻很真切地反映出專業新聞人被新聞製作方向邊緣化的憂心。

相關新聞
聲援新唐人洛支持者法領館交請願信
美國職籃NBA總冠軍獎盃  首度來台展示
公視轉播地鐵大戰  王建民可能28日再登板
中共系統打壓新唐人  歐衛面臨抉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