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鼠事件 全球反基改 聲浪將加劇

標籤: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平之╱專題報導) 針對英國媒體披露有關餵食Mon863基因改造玉米的老鼠,體內免疫系統疑遭破壞,消息傳開已引起各國重視,對基改生產大國及中國這類準備朝基改農作擴展的開發中國家而言,恐將造成很大的衝擊。

事實上,根據日前「路透」的報導,歐盟在審查是否准許Mon863抗根蟲基因改造玉米作為食品時就因反對者眾而遭擱置,不過,該項基改產品負面消息曝光後,勢必在一向反對基改的歐盟引發更大的反對聲浪。

據了解,許多生物科技及醫學界人士對基因改造食品都持高度的懷疑,只是礙於背後龐大的政商結合勢力,只能私下規勸民眾「小心使用」。值得重視的是,這次外漏的報告屬生產公司內部機密文件,研究結論的可信度很高,因此料將引發新一波的研究熱及抗拒基因改造食品的運動。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發現中國湖北省也有非法基改稻米的販售;然而在中國以及全世界,目前都尚未核准基改米的種植。湖北基改米可能已經流向福建省等南方地區。

之前有台灣立委透露,台灣也有農民種植中國基改水稻,值得衛生及農政單位注意。未來如果因兩岸農業政策開放,對日益倚賴中國農產品的台灣民眾而言,要吃得安心健康,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根據Clive James的年度報導,去年全球基改作物種植面積為八千一百四十萬公頃,比前年增加了廿%;包括美國、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國、巴拉圭等農業大國的基改作物面積已佔全球的九十七%。基改作物大豆及玉米就佔全球基改作物面積的八十四% 。

雖然基改作物的產量持續增加,但有些國家也持續升高其反對基改作物的態度。例如,澳洲三大雞商宣稱將只採用非基改大豆作為雞的飼料。

奧地利也製作了兩萬個看板標明此地不種植基改產品,全奧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農地響應此運動。

德國拜耳公司透過比利時向歐盟申請基改油菜商業生產,也遭比利時政府否決。專家認為,未來對基改食品負面的報導會大量增加。日前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在馬來西亞開會,檢討基因改造產品的標示問題,各國消費者團體就紛紛要求更為透明的標示規範。

台灣消基會也在各傳統市場取樣,發現散裝市售豆製品六十%的樣品都有使用基因改造成分,但並未標示。消基會認為,台灣國人應朝消費資訊透明化努力。

到底基因改造作物是環保美夢的實現,還是一場未知的災難,科學家正積極尋找答案,消費者更擔心自己就是那隻「病變」的白老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基因改造大米流入市場
中國基因改造米疑流入港
中共承認「試驗」基因改造米
基因改造 70g胖老鼠減重成為40g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