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羅基 包遵信 余世存獲受迫害作家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24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申華採訪報導)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的三位成員郭羅基、包遵信和余世存獲得2005年“赫爾曼-哈米特”受迫害作家獎。這個獎是由總部設在美國的人權組織“人權觀察”評選和頒發的,旨在獎勵那些因為堅持言論自由而受到政府政治迫害的作家。

赫爾曼-哈米特奬是以美國著劇作家赫爾曼和其長期伴侶小說家哈米特的名字命名的獎項,其獎金來自赫爾曼的遺產。赫爾曼和哈米特因為他們的政治信仰而在50年代曾受到反共思潮盛行的美國國會一些極右翼議員的不公平待遇,赫爾曼因此長期找不到工作,哈米特還坐過監獄。赫爾曼去世後,遵照其遺囑,由人權觀察組織具體操作,設立獎項,專門奬勵那些因為堅持言論自由而受到政府迫害,經濟陷入窘境的作家。

今年共有17個國家的27名作家獲此殊榮。人權觀察專門負責這個奬項事務的瑪莎-艾黎那談到三位中文作家獲獎的原因。瑪莎-艾黎那說:「最根本的是因為他們的言論自由受到限制,但是他們仍然堅持他們的寫作自由。他們因此受到迫害,在經濟上處於困境。這個獎的目的在於承認他們堅持言論自由的勇氣。」

這次獲獎的三位中文作家中,除了郭羅基在美國哈佛大學做研究外,包遵信和余世存都在北京,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寫作。包遵信原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研究員,因為參與1989年民主運動,被中國政府指控為”黑手”,判刑五年。出獄後,一直沒有工作,也沒有醫療保險,但是一直堅持自由寫作,在互聯網上發表文章。

包遵信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對自己這次獲獎感到很高興。他說:「我其實也沒有做什麼工作,獲這獎當然我很高興,也很感謝《筆會》很多同仁對我的一些鼓勵。」包遵信還說,他出獄後除了無法找到工作外,政府對他還有很多方面的限制,他說:「我在國內不能發表東西,也不能講課,連行動也不能自由。」

包遵信去年因為腦出血而住院動手術,目前仍在康復中。由於沒有工作單位,也沒有醫療保險,昂貴的醫療費是靠親人和朋友的幫助來支付的。

獲獎的另一個作家郭羅基,曾先後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擔任教授。他在1978年真理標準的討論中起過重要作用;80年代被鄧小平稱之為”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代表人物”。後來因為捲入八九民運,”六四”後,強烈讉責中國政府的暴行,而被開除出黨,取消博士導師和教授資格。他因為對這些不公平待遇不滿,而狀告中國政府,官司打到最高人民法院。

另一位獲獎作家余世存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現在是在北京的自由撰稿人,經常在網上發表文筆犀利的時評文章。

這三位作家都是由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提名獲獎的。《筆會》秘書長陳邁平對他們獲獎也感到很興奮,陳邁平表示:「我覺得這個獎它的意義本身,一個是它對於由政治原因受迫害,而陷入經濟困難的作家,提供必要的幫助,有這個幫助本身對他們就是很大的支持。另外也是對這些人精神上的支持,對他們堅持寫作自由的精神表示支持。」

獨立中文作家《筆會》,已經有多名成員獲得過赫爾曼-哈米特獎,比如劉賓雁、王力雄等。此次獲獎的還有一位西藏的作家,但是由於本人不願透露姓名,人權觀察也不便公之於眾。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郭羅基等獲“海爾曼/哈米特 ”受迫害作家獎
【翻牆必看】法國籍攝影師:難忘趙紫陽
內蒙古高官王波被查 曾與多名落馬大老虎共事
六四35周年 中共嚴控高校學生 禁任何悼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