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花園系列(9)﹕可愛的野生動物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5月27日訊】(大紀元時報記者鄭亦宸編譯報導) 讓可愛的小鳥和蝴蝶等小動物為你帶來一個生意盎然的花園。只要花一些心思就能將後院打造成小動物喜歡聚集的地方,不僅能增添花園生氣,還能防止一些煩人的害蟲傷害你的植物。

美聯社園藝特刊報導﹐《讀者文摘》2005年2月刊出的一篇文章“在你家後門的野生動物:如何打造一個居住地給你的自然朋友們”(Wildlife at Your Back Door: How to Create a Haven for Nature’s Friends)提供了許多資訊有關如何栽種及選擇會吸引小動物的花草樹木。

作者雪倫˙亞摩斯說:「一個充滿小動物的的花園會讓園藝家和小動物都受益。昆蟲、小鳥、青蛙兩棲類、和其他小動物能有一個良好的棲息地,充滿水、食物來源和可居住的地方甚至還適合繁衍哺育下一代。而園藝家能利用這個多樣生物的花園避免那些麻煩的害蟲。」

幾年前雷瑞伯捨棄了西雅圖郊區而選擇移居華盛頓州的農村,在這個100英畝大小的牧場他創造了一個受小動物喜歡的環境。暗冠藍鴨、大烏鴉、松雞、野生火雞、鹿、甚至難得一見的熊或麋鹿都是雷瑞伯家的訪客。

離開了喧囂的城市生活,雷瑞伯現在反而非常享受沉浸在平靜的鳥鳴和其他自然動物的聲響中。他說:「這些動物們帶來了豐沛的寧靜氣氛,讓人覺得安靜且放鬆。」

他的建議很簡單:動物們需要水和食物。而專家們的建議也和雷瑞伯相同。

亞摩斯說:「在任何有野生動物的花園中一定要有一個池塘,大小並沒有限制,即使只有半個木桶大小也能提供小鳥喝水,水也能完整有些昆蟲的生活圈並且為青蛙或蠑螈提供棲地。」

一位專門零售園藝用品的珍妮特柯派翠克也說:「要吸引野生動物,最簡單的就是將花園擬態自然而且要有水、食物、和棲息處這三項不可或缺的要素。」

雷瑞伯並且補充,歡迎野生小動物來家裡之餘還要注意自己的寵物,因為貓就會掠食小鳥,而狗會去追任何他看到的東西。

如何開始打造自家後院的野生動物園呢?

柯派翠克說:「你的後院會吸引什麼樣小動物前來取決於你住的環境,而且這也是你開始改造後院會想知道的事。園藝家還要考慮哪些小動物是你歡迎的和那些是不想見到的,例如說,所有的動物都需要水,但是若你不想在你家後院見到浣熊的話,那就要讓你的盛水器皿越小越好。」

亞摩斯表示要吸引小動物還有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多種本土種類的植物而盡量避免外國進口的品種。

「通常只要你開始想要改造你的庭園環境,小動物們都會很熱情的到你家拜訪。如果你住在湖邊,那就挖個小池塘;如果你家在森林裡,那就多種點樹。」

關於小鳥

許多庭院都是為了吸引小鳥打造的,通常都是因為主人很喜歡賞鳥,而且小鳥可以幫忙吃掉植物的害蟲。所以一個專為小鳥改造的庭園也可以減少殺蟲劑的使用。

野鳥觀察是目前正由康乃爾大學鳥類學研究室和全球最具行動力和公信力環保團體之一的奧杜邦學會、加拿大野鳥學會和加拿大自然聯盟合作進行的專題計畫。而這個專題計畫也在他們的網站上提供賞鳥和養鳥的資訊(http://birds.cornell.edu/pfw/index.html)﹐大家可以到這個網站上看看如何吸引小鳥到你家的庭園。

要幫小鳥創造個家有四個要點:食物、水、掩蔽處和鳥巢。

食物最好是從野外自然棲地取得,例如野鳥平常覓食的樹林或灌木叢中。乾季或冬天等食物不易取得的時候,或者從野外尋找不是那麼容易時,那最好的替代食物就是飼料了。

雖然從市面上鳥類飼料種類繁多,而鳥類觀察專案則是建議,一般來說最好的飼料是黑色的向日葵種子,花生也是受到許多小鳥歡迎的選擇。

小鳥們攝取水分的來源通常是他們的食物,像是露水和雨水,但是提供固定的水更容易吸引小鳥讓他們喝水和清理羽毛。雖然小鳥喜歡接近地面,但是最好還是把水盤離地三呎防止貓捕捉小鳥。

鳥巢的種類因各種鳥類的不同而異,從樹上、鳥窩、甚至用草搭的都有,鳥巢的搭建可以參考鳥類的書籍。

關於蝴蝶

要打造一個蝴蝶花園並不難,要引來很多不同種類的蝴蝶其實只要注意種的植物,會因蝴蝶不同的生命階段而不同,從卵到毛毛蟲,然後從繭到成蟲的蝴蝶。

越多不同種類的花朵越能吸引蝴蝶,所以想讓花園裡充滿各種漂亮的蝴蝶就栽種各式各樣漂亮的花朵便會有許多蝴蝶前來了。

蝴蝶也比較容易留在有棲息處的地方,有樹或是可以去買專門給蝴蝶住的房子,而且蝴蝶也需要石頭讓他們做日光浴,可以幫助溫暖翅膀飛行。

其他小技巧

注意不要在有野生動物的花園裡使用殺蟲劑。

亞摩斯補充道:「種一些簡單的沒有被改良過的花,因為改良過的花朵雖然漂亮但卻可能失去那些吸引野生動物的香氣、花蜜和花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麗花園系列(2)﹕培養熱帶植物
美麗花園系列(3)﹕城市裡的蔬菜園
宋胡將會  宋楚瑜:對結論與成果胸有成竹
嘉義市康乃馨花圃免費供採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