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地下水位與地震關係 學者指論證不足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中央大學地球物理所教授馬國鳳指出,氣象局以地下水井水位突然下降通報可能地震,但事實上目前各國科學家仍無足夠科學論證,支持地震前地下水位會下降,僅有地震發生時地下水位同步下降,她認為應該等更多學術研究證明地下水位與地震有關,屆時氣象局再建立與消防單位的「通報系統」較為妥當。

馬國鳳認為,這次事件暴露出政府各單位之間溝通與配合有待改進,以及政府單位對於地震知識的不足,倘若台糖事先告知水利署與氣象局,或許可以避免這個烏龍,同樣的,倘若各單位了解這僅屬於善意告知,並不是地震預報,也不會有過度反應。

氣象局未來若要繼續通報消防署採取防震因應措施,馬國鳳建議,應該建立一套可信度的分級制度,以及「標準作業程序」,哪些徵兆時應該通知相關單位,用什麼方式通知等,並教育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值班人員,使其充分了解訊息代表的意義,只要橫向單位充分溝通、配合,事件應該不致重演而引發民怨。

馬國鳳認為,或許因當初設定這個水井時,沒有發覺到外力會影響到這個水井地下水位的觀測正確性,她建議氣象局應該找尋一個更適合的觀測水井,不受外力干擾,才能取得更正確的觀測資料。

成大教授︰ 地震預測不能僅用水位下降研判

〔記者楊美紅╱南縣報導〕南縣六甲鄉地震水文觀測站,傳出地下水位遽降,疑似地震前兆,經中央氣象局通報後,引發嘉義、台南居民一陣恐慌,成大水利系教授謝正倫昨表示,地震預測相當困難,不能僅用水位下降來研判,不過六甲觀測站水位下降的因素,研判仍脫離不了抽取地下水與地震兩項主因。

中央氣象局與成大防災中心的觀測儀器同位於六甲觀測站第三觀測井內,但兩者電腦回報系統不同,這次氣象局與成大都接獲地下水位遽降八十八公分的情況。

謝正倫表示,兩年前的地震,六甲觀測站水位下降二十多公分,此次遽降八十多公分,推測地震越大,水位下降幅度越大,所以氣象局才會發布消息,不料造成虛驚一場,事實上,地震預報相當困難,水位下降只是研判的依據之一,必須綜合考量其他因素。

謝正倫強調,地震預報的成功率相當低,目前都在推論階段,地震來臨前,有時候有前兆,有時則不見得有,水位下降只是其中的現象之一,不能只用一個環節來推論地震將會發生,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成大防災中心與國科會合作的研究計畫,在全省設有十六個地震水文觀測站,氣象局選擇其中的四個站內,也裝置觀測儀器,儘管地點相同,但儀器不同。

位於六甲國小內的三個地下水觀測井,是由水資源局委託台糖地下水保育中心建置。據了解,目前有多個單位都在井內設置儀器,便於執行各自的研究計畫,謝正倫表示,氣象局和成大的儀器恰好位於同一口井中,但兩者並無聯繫,此外,氣象局也在楠西與六甲山區制高點的湖東分校,設置另一座地震觀測站,校內並有地殼變動基準點。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