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王敬之:輸家和贏家

王敬之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6日訊】目下談及海峽兩岸形勢時最常見的一句話是:“戰則兩輸,和則雙贏。”這句話很動聽,因為人心所向總是和平反戰的。也因此,在歷史上和平幌子常被用作招搖撞騙的障眼法;古今中外的即使最好戰份子亦莫不掛上和平的幌子,納粹、法西斯、日本鬼子以及史達林那些盟兄把弟乾兒子哪一個不是聲嘶力竭口稱“保衛世界和平”?愈是凶險的局勢,和平幌子愈燿眼。這是出於屠夫的欺騙魔術,也包含民眾的善良願望,兩相結合就魅力無窮。

我們還是切切實實面對實際吧。台海這局面,戰則雙輸是毫無疑問的。中共雖凶狠,但數十年的倒行逆施,重創民生和物力,早已失盡民心,戰的結果自身必為民棄;台灣雖有了民主風氣,也備戰不懈,畢竟彈丸小島,只可拚命而與敵同歸於盡。所以一旦開戰必兩敗俱傷。

“和則雙贏”之言,動聽是動聽了,卻經不起推敲。贏?怎麼個贏法?哪個是贏家?此言之失,在于根本脫離了當前的實際。飽受苦難已達百年的中華民族已經麻木到了不知痛癢,也麻木到了一廂情願的地步。至今仍有許多人尚未明白苦難的根源。

這已逾百年之久的水深火熱是誰造成的?絲毫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客觀地、歷史地回答:是黨,黨,黨造成的。最初,滿清末葉確實昏庸腐敗透頂,但即使如此昏庸腐敗,叨光于祖宗積下的底子厚,那些莫名其妙的割地以及駭人聽聞的賠款,丟臉是丟到了太平洋,而民眾的基本生活並沒有太大影響;然而,中華民族的自尊心嚴重受損,所以對腐敗政權深惡痛絕。但即使恨到如此程度,大多數民眾對於那襲延正統的大清並非勢不兩立,前仆後繼地獻策促使朝廷擺脫昏腐,冀求恢復強國。可惜這滿清太不爭氣,摒棄了一切革新自救的道路,自取滅亡。

辛亥年,碰巧滿清士兵在武昌城頭偶然槍枝走火,被誤會是革命的槍聲,昏庸的領兵官嚇得躲到床下,但闖下潑天大禍的士兵索性一不作二不休起義算了,把那領兵官從床下拖出來硬要他帶頭造反,當上了臨時的革命頭子。那位老牌革命家孫中山此刻正在美國冥思苦想革命之道,忽然聽說革命成功了,連忙趕回國來,果子已被袁世凱吃去了。從此開始了軍閥好漢及流氓政客的走馬燈連台大戲,走到末場是由集流氓無賴之大成的共產黨作最後的演出。

各黨各派把中華百姓作踐得夠苦的了。哪一個黨真能為民謀幸福?都是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可是幹的都是絕子絕孫的勾當。沒有一個黨的統治能使中華復興。中國自古以來,最為人們所不齒的就是“黨人”。結黨的都是小人,為了營私的目的走到一起來了。所以,只要中華的大地上是由黨人執政,那就沒有贏家,只有輸家。當然,戰是最下策,黨派自取滅亡而百姓也遭殃。因此,實事求是而言,只能說:戰則雙亡,和則雙存。戰與和,都沒有贏家和輸家。

只要是有黨派在掌權當政,中國不會有安定的好日子。在安定的好日子下,君子和小人都享有自由:小人有拉幫結派組黨的自由,君子有鄙夷和反黨的自由,共產黨、鏟共黨、各式各樣的黨、以及廣大的反黨人士,一律享受憲法的保護也各遵守憲法的約束,凡有越軌之舉皆應受到法律制裁。到了這樣一天,人們纔可免於戰爭的威脅了。這時,真正的贏家是廣大老百姓。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專欄】王敬之:“植物人”毛病何在?
【專欄】王敬之:退黨潮的前景瞻望
【專欄】王敬之:死得其時
【專欄】王敬之:從汽車想到政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