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來鴻:國大稅低何懼汽油漲价?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BBC中文网駐美記者愛琳6月1日撰文)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美國平均每天要耗用2000万桶石油,占全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石油价格近來的日益攀升讓美國人抱怨不已,然而卻并沒有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

牛仔的坐騎

外人看美國,少不了一個”大”字:房子大(似乎沒有3000平方尺就住不下),道路寬(12道的高速路還塞得滿滿的),而美國的汽車之大就更有話說了:

歐洲滿大街芝麻大1.0引擎的小汽車,美國人可不好意思開,(當然除了時尚小車甲殼虫和迷你Cooper以外);歐洲人才在嘀咕SUV(所謂多功能越野車)無謂地耗油還損坏公路,美國的大街小巷早就由SUV一領風騷了,那接孩子上下學的媽媽們,誰不駕駛著SUV?人高馬大的,心理上安全啊,万一撞車,還不是車小的人倒霉?

還有呢,有錢的美國男人可以買汗馬車,要說必要那還真沒有,可開著這小坦克多威武啊。

對那些囊中稍許羞澀的,小卡車也男人味十足啊,輪子那么大,馬達轟隆隆,好几百馬力的,后面的車斗雖然難得用上,但有備無患嘛。

還有更大的呢,所謂游樂車,大面包似的,里面廁所床鋪鍋灶齊全,開出去旅游,走哪儿吃住都不是問題了。

再窮點的人,索性連房子都不用買了,直接買輛后面拖著活動房的trailer住著,居家旅游兩全。

美國車子大是其一,數量之多也是世界之最。每100個美國人平均就有70多輛車。如此看來,沒車就沒腿這句話還可加一句: 只有一輛車等于只有一條腿。

油耗子

如此的汽車數量,也難怪不少人稱美國為油耗子了。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進口國,美國每天要耗用2000万桶石油,占了全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這之中,汽車用油每天需要900万桶,占了近一半,其次是工業用油,占20%,飛机燃油占8%。

美國雖然用起原油來大手大腳,但這個國家也懂得坐吃山空的下場,所以美國也是全世界頭號原油進口國。

在原油總消耗量中,超過58%來自國外,其中,波斯灣是美國最為重要的原油來源,每天平均240万桶;其他向美國出口原油的國家還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

其實美國自己國內的資源相當丰富:原油儲量位居世界第11位,自然气第六位,煤炭儲量則居首位。

美國國內有50多万口油井,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德克薩斯州、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州等地,但產量卻相當低,2004年平均每天才出產540万桶油,算一算,許多油井每天只產几桶油。

花習難改

美國對進口原油的依賴自然導致國內加油站的牌价隨著國際油价不斷攀升。

習慣了廉价汽油的美國人眼看著油价從兩年半前的每加侖(一加侖=升)1.45美元漲到平均2.23美元,他們開始叫苦不迭了。

在五月初的民意調查中,67%的人表示對布什處理高油价的手法感到不滿。布什本人也知曉其中的利弊,這不,一個禮拜里,他已經就如何降低油价的問題發了兩次言,但是也承認,沒辦法讓油价一夜之間就跌价。

油价既然影響到了生計,老百姓按理該在開車買車的問題上學著節儉度日了吧?

有意思的是,美國人嘴上雖然抱怨,但是到了消費的時候,花錢的習慣并沒有多大改變。原因很簡單:油价在美國還是太便宜了。

2.23美元一加侖油算什么?酒吧里一杯啤酒都比這貴;要買杯馬蒂尼,那得8-9美元呢。對有錢人來說,2.23美元只是九牛一毛;對窮人來說,花在汽油上的錢才在家庭支出中才占了5%,(吃飯占了20%),所以在汽油的開支上,沒還有到捉襟見肘的地步。

市場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研究机构BIG問8000名消費者:如果油价繼續上漲,你怎么辦?

21%的人說,他們會少買點衣服,28%的人說,會少出去旅游,35%的人說,會考慮買輛省油的新車 – 瞧,這里的回答不是”賣車”, “少開車”,或是”開慢車(每小時56英里最為省油)”,而是再去買新車,這錢還沒有省下呢倒又想著要花大錢了;不過,這是個好兆頭,起碼說明,節省用油的意識在油价的壓力下,雖然還沒發芽,但起碼是播种下去了。

從另一個角度說,愛消費也是好事,到底,美國經濟的三分之二靠消費者支撐著。只要他們還想著花錢,經濟持續复蘇的希望就不會破滅。

政府的角色

美國油价的便宜讓歐洲人或羡慕,或責罵不已。根据國際能源机构的統計,全世界最富裕的27個發達國家中,美國的油价最低。

都是西方發達國家,可歐洲人要比美國人付出3-4倍的油价來,這之間,政府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拿主要產油國挪威來說,當地的油价相當于每加侖6.6美元,其中政府加收了67%的稅,為的是鼓勵人們少用車,從而保護環境,(同時也冠冕堂皇地給國庫增加了收入)。

而美國的油价中,政府只抽了20%的稅,環保呢?

布什一上台就退出了京都議定書,當局的環保意識昭然若揭。

美國的能源公司財大气粗,政府討好猶恐不及;美國民眾愛以車當步,增加油稅莫過于自絕于選民。布什當局知道要害,自然不會拿政治生涯去作做環保的犧牲品。(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美來鴻:從溫迪快餐手指案說起
法輪功團體參加櫻桃節遊行 華人備感自豪
中國留學生赴美被拒入境 涉及哪些因素
推廣臺灣廟會文化 南灣舉辦舞獅文化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