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農民進京 海澱劇院展演唐代宮廷“唐大麯”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據中華網6月2日報導)關中百名農民帶來流傳千年的“音樂活化石”———

  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由大唐宮廷流傳至今的盛唐遺音———長安古樂,定於6月17日、18日、19日三天在海澱劇院公演,100位從未接觸過現代城市文明的陝西農民將登臺進行最原汁原味的演奏。

  據專家考證,長安古樂即是唐代宮廷的“唐大麯”,自唐朝至今已流傳逾1300年,被音樂界稱為“音樂活化石”。一千多年來,長安古樂一直存活於陝西周至縣和西安附近的幾個村莊,經歷血火災變,險被湮沒,但災後百姓心傳口授,至今綿延不絕。其實,“長安古樂”五十年代初就被我國民間音樂理論權威楊蔭瀏、李石根、樊昭明、何鈞等發現並研究,但當時學者的聲音微弱,“唐代真音”的意義被淹沒。直到2004年,擅長挖掘山陝民歌、曾操作十大農民歌王進北京的民歌手李亞蓉在陝西采風時,偶然“發現”了長安古樂。千年歲月中,古樂又融合了佛教和道教以及民間音樂,百姓自娛自樂,世代相傳,每年都有大集會———終南山寺廟百座,陰曆六月,方圓數百里的村落樂社,集聚終南,演歌賽樂,風俗千年不變。

  長安古樂現狀如何?文物專家孔正一先生介紹說,隨著時代的變遷,人民群眾文化娛樂生活的多元化和選擇的多樣化,長安古樂這一古老的曲目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如今,能夠演奏長安古樂的民間樂社只有長安區何家營古樂社、周至縣集賢鎮古樂社以及西安城隍廟、保吉巷、東倉古樂社等幾處了;長安古樂演奏的專業團體,也僅有陝西長安龍族妙音女子古樂藝術團一家。長安古樂最早的傳承人,如今僅剩下80多歲的趙庚辰、曲志明、餘鑄等不多的幾位老先生了。

  此次進京演出的是真的唐音嗎?演奏長安古樂的農民樂手們說他們不敢改唐制唐音,只是原封不動傳至後人。從現存的曲牌曲目中可以明顯看出大唐餘韻,《正宮曲》是典型的唐代皇帝上殿的禮儀曲目;《將軍令》是唐代士兵征西時路上所哼,哀而無怨,聽著就可以想到杜甫“車轔轔馬蕭蕭……”的悲涼;《天發芽》是一首歌頌觀世音的曲目,柔美悠遠……6月中旬,李亞蓉組織何家營和集賢鎮百名農民樂手進京演出時,觀眾可以聽到唐代的故事、唐代的人聲、唐代的古韻、唐代山水間的悠遠情誼。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那英跑調」登熱搜榜第一 《歌手5》大洗牌
范冰冰晒半山豪宅 櫃中飲品顯示她已移居香港
演員杜旭東被爆為電詐拍廣告 涉案金額上億元
《慶餘年2》爆紅 張若昀唐藝昕愛情秘辛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