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會新聞界談話全文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 香港特首曾蔭權今日下午在中區政府合署會見新聞界,以下是談話內容:

國務院在今天上午召開會議,通過任命我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我將在稍後到北京,宣誓就職。我能獲得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首先要感謝中央政府的支持,我深知責任重大,在本屆餘下的二年任期,我會做好行政長官的工作,不會辜負中央政府的重託。

過去三個星期緊密的競選過程,是我一生前所未有的經歷,我感受殊深。在競選過程中,除了選委們對我真摰的支持外,我在各地區與街坊父老懇切交談,切身體會到選舉牽動的期盼和市民的鼓勵。選舉過後,我還在思索多次親身接觸市民的經歷,從中總結經驗與教訓。

我面對選舉委員會委員的質詢,回答每一句話,都戰戰兢兢,皆因片言隻語,都會化成選舉承諾,必須在未來兩年落實。

我到社區和市民實地接觸,又是另一番感受。二十多年前,我曾當過沙田政務專員,體驗地區工作。記得當年我在沙田發起龍舟競渡的地區節日活動,今年,在我的人生面臨轉變的時候,又正值端午佳節。我看見香港這艘龍舟,一直力爭上游,有時是潛龍待發,有時是飛龍在天,我有幸一直是龍舟上的無數健兒之一,並且期待與香港市民一起繼續努力。

早前我以行政長官候選人的身份到地區接觸社會不同人士。抱著「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心情,走入社區。老百姓熱情地跑出來和我握手,主動和我談話,一聲「我支持你」,對我實是溫情點滴,盡在心頭。走在社區,彷彿回到家中,回到風雨同舟的舊時歲月。

我深知當行政長官的前路艱難,如果沒有香港各階層市民和中央政府的支持,我將會一無所有;如果沒有市民來提點,我將會迷失方向。

我記得在淘大花園訪問時,有個十多歲的年輕人跟我打招呼,想跑過來和我握手,但我身旁的攝影師舉機拍照時,她就害羞地跑開了。後來這個年輕人寫信給我,說她其實很支持我,抱怨自己膽怯,還說希望日後再有機會見到我。誰說香港人情冷暖?

就在和她的瞬間接觸中,我深覺人間有情,我深信在廣大市民的支持下,我不會孤獨。我和這個年輕人萍水相逢,我相信她不單是支持我個人,而是支持特區政府,支持我們的公務員,支持一個共同的希望,就是一個美好的明天。

在短暫的地區訪問中,我發覺不同行業的香港市民,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努力拼搏,對生活並不抱怨,對前景滿懷樂觀。我訪問社福機構時,發覺很多人受助後,自己也變成義工,回過頭幫助其他不幸的或需幫助的人。香港人永不言敗,香港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互相扶持提攜,正好反映我們拼搏但亦能互助的香港精神。

在競選的時候,我也有幸和各個行業的代表見面,走訪了不少在前線默默耕耘的工作者,他們都是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社會中堅份子,向我傾訴他們面對的局限與困難,令我決心支持他們在各行各業的努力。

我和各階層的市民接觸,他們都傳出一種聲音,希望政府用心聆聽,了解訴求,果敢行動,保護市民普遍信守的價值,協助他們處理日常生活的難題。

我和各階層的市民接觸,他們都投射出一種香港人的形象-務實、理性、富同情心。對我來說,他們是「美麗的香港人」,並不要求政府解決所有問題,只要求政府創造環境,協助他們解決難題。這種「美麗的香港人」精神,值得發揚。

學而後知不足,我和各界市民接觸越多,越明白自己的局限、明白自己的不足。我靜心省思,獲益良多,更覺特區政府的責任重大,要坐言起行,締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讓市民安居樂業。

我十分感謝在今次選舉能得到絕大多數選委的支持,得到大多數市民的認同,但我深明自己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後我會用謙卑的心,以實際的行動,去鞏固既有的支持,去爭取凝聚不同看法的市民,去維護香港的整體利益。

強政以民意為本,勵治以利民為先,我會時刻謹記選舉過程中聽取的各階層民意,作為今後的施政南針,我會時刻以市民的利益為念,為今後的施政導航。我承諾將來會繼續和各行各業人士對話,會繼續親身到地區接觸市民,了解各階層市民的訴求,令香港這艘矯健的龍舟,繼續破浪前行。

我們未來有眾多的挑戰,要締造和諧社會,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要全力改善民生。我深信,有你同行,風雨無懼。我相信我們必能再創佳績,讓香港成為真正的「亞洲國際都會」,大家的理想家園。

相關新聞
陳方安生:23條立法 香港無迫切需要
學者:曾蔭權受中共提拔 難有大作風
曾蔭權自動當選新特首
曾蔭權為何能當選特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