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子:盛世的青年為什麼樂不起來

翔子

標籤:

【大紀元6月28日訊】 和電視臺那耗資巨大,豔麗奪目,讓人看了生厭的大歌舞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平民百姓單調的文藝生活。過去的工會組織除了形式存在於個別企業之外,企業的文化生活幾乎等於零。私企老闆恨不得讓工人工作24小時,怎能捨得讓工人搞文體生活。

剛解放的青年男女紮起紅綢子,扭起大秧歌,那動人的畫面片把人們帶進那翻身解放,挺起腰杆的那無限的勃勃生機之中。而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在那扭秧歌隊中再也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

一個歡樂遠離青少年的時代,是可悲的時代。社會的進步如果無法體現在青少年身上,那進步是局限的,是沒有前途和短暫的。

本來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青春時代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麽寶貴,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所以青春時期格外顯得寶貴,青春一去不復返。但是,現在,所謂的盛世,青少年卻很少能夠享受到這種感覺,人為的壓力,沉重的負擔使得青少年變得早熟,對未來的充滿希望的美麗遐想被無望沉重負擔所佔據。

應該說現代的青少年在物質享受上是最現代化的,在精神上是最貧乏和可憐悲哀的.

由於教育政策的失誤和社會的拜金主義佔據了社會的主流,把青少年拋進了爛泥塘;學習的壓力使得一個正常的人無法忍受成年人無法承受的巨大壓力,也把天性活潑的學生變成了木偶。

八十年代初計畫推行獨生子女的政策時候,政府給孩子的家長許下了那麼多的保票,什麼教育免費、就業優先等等等,二十多年過去了,這批孩子長大了,可是,那些美妙的許願早就成了破滅的泡沫。現在高額的教育費壓的孩子家長抬不起頭來,繁重的負擔,名目繁多的補課和作業把孩子的天性泯滅了,社會的腐敗,使得那極少的就業機會讓沒有關係的人無緣就業,現實的一切把失望和灰心喪氣情緒帶進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心裏。

繁重的生活壓力使成年人抬不起頭,而且使青少年與歡樂無緣。

青少年犯罪率的攀高和這種普遍的喪失信心,這和沒有希望和理想有重大關係。

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提高的今天精神生活是那樣的貧乏?誰之罪?

這個問題這是私有制社會普遍的社會問題。發達國家青少年的犯罪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

我國文藝體育的畸形發展,猶如日益發展的兩極分化,一方是出場費數萬元的大腕名星,一面是大片大片的文化沙漠,建立在沙漠之上的文藝貴族是那麼目空一切。是誰造就了與國家發展極不相稱的文化現象?

面對文化的荒漠,作秀的文化的形象工程,諸如偶爾下鄉演出的所謂連什麼,連什麼的演出只能起到給盛世做點綴的油彩的作用,起到的作用,就像地方官員為體現綠化功績,在枯樹枝上面塗抹油漆。

時想起少數民族歡歌漫舞的歡樂場面。少數人民的物質生活比內地貧乏,而他們豐富的文化生活使生活有滋有味。

與此相對應的是全國上下一片賭博之風。

世上沒有真空地帶,取代文化荒漠的是全國上下一片賭,上至機關下至民工群,為了填補精神空虛,生活的壓力,人們無孔不入的見縫插針的賭。一切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都會變成時髦的賭具,猶如電腦在某些人手中先成了遊戲機後成了賭博機。

在一個炎熱的夜晚,微弱的口琴聲使煩躁的人們為之一振。這聲音像股清泉流進饑渴人的心裏,把人又帶回到那美好的少年時代,那時人們生活貧窮,但是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願這種希望永遠存在與所有人的心上,使得他們變成一個歡樂的人。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裔學子返台實習 住得好錢又多
社區會議--銀線第三期方案
中國背著書包的墮胎少女
海外人氣飆升檔期緊張 章子怡不做「大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